我已忘记,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字写作文。但我记得,从会写字开始,就在不断的写。
最深刻的影像是写作业。儿时,还没有电灯,需要在煤油灯下写,趴在一张古旧的八仙桌上。有时姑姑会过来看看我写了多少,写的对与否。
大概上到三四年级,村里通了电,家里也买了电视,写作业就受影响,不好好写,浮躁就来了,乱写一通,心不在焉,成绩下降,经常被老师打。接受教训,结婚十年,不买电视。
记忆中,心血来潮的练过一段时间的手笔字。受家里一个老爷爷的影响,这老爷子上过私塾,有扎实的毛笔字基础、古文学基础与中医基础。受他影响,也买来纸笔,在他指导下练毛笔字,后来半途而费。读大学时,又心血来潮,报了个书法班,学练毛笔字。毕业后,忙于生计,又放下了。
记忆中关于写的记忆,翻翻脑袋,还是能找出来一点点。
第一,写信。读书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邮,没有微信,给同学家人联落,就是写信。想想九零年代,写信是多么高尚的行为。信来信往,带着问候祝福,写写学习中的快乐与烦恼,成长中的欢喜与忧愁。给老师,妈妈,同学,写了好多信,收了好多信,只是时间远去,又没保存底稿。那个时代那种心境那种纯粹,已经湮灭的无影无踪。
第二,写技术交底。工作以后,做了八年技术工作,写了四年技术交底。因为要亲自动手写,所以能记住很多技术要求,很多工艺流程,现在都能记住很多数据标准,也赢得很多尊重。
第三,写各种总结。即然是工作,就要有总结,有体会。按公司要求,要写月度总结,半年总结,年终总结。不仅给自己写,也给其他人写。写来写去,人到中年,要是把过去的各种总结集中起来,估计要有几万字,人生的心里路程就会很清晰。
第四,写发言稿。因为工作成绩尚可,领导按排发言,于是就准备发言,有时给自己写,有时帮领导写,从选题,到分标题,再到文句组合,用数据说话,一片稿子下来,两三千字,往往费上半天功夫。工作十七年,还真写了不少应制文字。从二零零三年初,自己花了一千二百块大洋,组装了一台二手电脑开始,文稿就保留下来了。以前的文稿,消散在云烟之中,只剩空白。
第五,写论文。为了参加各种成果比赛,学着选题,学着收集数据,学着写点专业文章,从二零零三年春天开始,参加各种质量成果比赛,先后拿了一些奖,有公司层面的,省级的,还有国家级的,大大小小的证书,收集了不少。后来放下工作,到山大攻读硕士学位,在教授的指导下,写毕业论文,还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的荣誉。
第六,写情书。二零零五年初,我遇到了现在的媳妇,两个大龄青年,一见钟情,两心相悦,用手机短信来沟通感情,表达爱慕之心,我让媳妇把写给她的短信都用本子记录下来,估计有七八万字,现在还保存的很好,有时看看,感觉自己像个多情的小秀才。有一次两口吵架,媳妇发狠咬牙要把情书笔记本放煤气灶上烧掉,我说那可是恋爱的精华贴子,天地间的绝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烧不得。
第七,写小文章。公司的内刋上经常有我的小豆腐块,多少也赚了些稿费,我的第一辆车的首付款就是用稿费付的,还是有点小确幸。
第八,写东西这个习惯,或写东西这项技能,得益于多年的练习,多年的写作任务,多年的不得已,却成为了一项技能,但从未想着用码字来赚钱,从未想着要用文字来表达思想。很多情况下,只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
第九,今天,写的任务是自己定的,就像每天要呼吸,每天要吃饭。让写成为一种本能,成为一种快乐,成为记录自己心路的一种方式,成为与自己对话的一个渠道。
写的记忆,写下人生,从此,人生小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