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到《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个书名时,就被这个比喻感动了。感受到作者对孩子教育的深刻理。每个孩子都爱玩具,玩具带给孩子快乐,陪伴孩子成长,孩子不会担心玩具突然不喜欢和自己玩了。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不管孩子是哭闹还是悲伤,玩具总是在那里,默默的陪伴着孩子。孩子在玩玩具时,内心是欢愉的,期待的,宁静的。如果父母就像玩具一样,不正是孩子所希望的吗?
哪些行为是不当的
书中首先给我们列举了几种父母常见的不当行为。
-
“不许这样,再这样我就。。。”
命令和威胁是控制型父母的典型语音特征。
这样对待孩子,最有可能造成的问题是,孩子长大后不会有责任感,更容易放纵自己。 -
“不理他,让他自己闹”
放任型父母,孩子没有学会应有的社会规则,长大后缺乏约束和规矩,容易网络成瘾,涉毒甚至加入黑帮,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
“不疼,男孩子要坚强自己起来”
父母轻视、低估或否定孩子的感受,孩子没有学会如何去面对痛苦,只是学会装出一副坚强的模样,长大了也不会关心别人的痛苦。 -
“期末考试考好了,带你去旅游”
用贴纸、玩具等外部手段奖励好的行为,孩子相当于被贿赂,孩子其实并不喜欢遵守规矩,或好好表现这件事本身。 -
“我数三下,1,2,3”
大家都知道数完3之后,面临的将是一个消极后果,什么是消极后果,就是与本身这件事无关的惩罚,比如打碎了花瓶,不许看动画片。而如果是错过了吃饭时间而没有饭吃那就叫直接后果。实施消极后果让孩子学会了暴力沟通。体罚更是让孩子以为暴力是管用的。
这些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恰当的,那正确的应该是如何做了,书中介绍了一个方法,那就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情感引导好处
情感引导有如下好处:
- 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 提高孩子的语音表达能力
- 孩子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了发脾气情况
- 促进孩子和家长的沟通,加深情感
- 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
- 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
-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成为好的父母
情感引导关键步骤
情感引导,具体要如何做呢?
-
播下种子
就是提前准确的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比如去别人家吃饭时要好好坐着,不许乱跑。而且要多说几次加深印象,可以在出发前、路上、吃饭前都说一次。 -
观察和判断
适时关注孩子的表现,体察孩子的需要。 -
聆听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聆听。 -
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摔跤了,过去说“好疼是不是”,鼓励孩子把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人身上。 -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那你看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不是简单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孩子学会怎么做。
几种常见状况解决方式
书中还提到了几种常见状况的解决方式。
孩子害羞
如何用情感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害羞呢?
- 种子: 在体验新鲜事物之前帮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 同情: 耐心听孩子诉说为何害羞,甚至可以告诉TA,“有时候我也觉得不好意思呢”;
- 角色扮演,和孩子扮演和陌生人见面的场景;
- 不贴标签,害羞本来就怕尴尬,更尴尬的是还被人说害羞;
- 给孩子示范,父母示范社交生活的乐趣;
- 要有耐心,父母自己要有耐心;
- 眼神交流,鼓励孩子在与成年人交流时进行眼神交流;
- 不逼孩子,不逼着孩子和别人交流,我小时候就特别怕被大人逼着叫人。
孩子撒谎
孩子撒谎,一种是孩子区分不了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象,另外一种是有意不说真话。
- 向孩子解释现实和幻想的区别;
- 明确界定真话和假话;
- 说明在家和在外都要诚实的重要性;
- 让孩子知道除了说谎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
最重要的原则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与孩子将来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无条件的爱。
-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发怒。
- 为了做好父母这个角色,愿意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 无条件的爱不是溺爱,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理解、倾听、帮助孩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