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手里有多少张证书?
出生时有出生证
之后年满18周岁有身份证
上学有学生证、毕业证
工作了有工作证
开车要有行驶证
买房了得有房产证
结婚有结婚证
怀孕后就得及早办理准生证
…………
大大小小各种证书,有木有!
然而,世界上唯一不需要证书就能上岗的是——父母。
如果我们迷迷糊糊当上了父母,对于孩子带来的问题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了。
我们是凭借本能去回应,可能我们会生气,会发脾气,可能纵容或者无视孩子,这对孩子都是有伤害的,而且这些伤害并不会如同表面那样结束而结束,可能会影响孩子未来。
父母管教孩子的误区
1.控制型父母与放任型父母
“你给我把电视机关掉,要不然就不带你去……”
“快点吃,快点吃”
“哎,赶紧刷牙洗脸了,要不然你就一个人在家”
“写作业了,快点磨磨蹭蹭的”
……
这些生活场景是否很常见?命令与威胁是典型的控制型父母表现。
“别管他,他自己会玩的”
“没事让他哭,哭一会他就不哭了”
……
这就是放任性父母的表现,孩子做什么都不管,美其名曰让孩子自由的成长,不约束。
而这两类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会怎样呢?
控制型父母教养的孩子,孩子长大后要么很懦弱要么也就养成控制型,他没有过多的责任感
放任型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会没有边界和规矩,没什么归属感,更容易涉及毒品、早孕和帮派、网络成瘾。因为他们需要极强的团队依赖
2.轻视、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孩子放回回来说很饿,妈妈说,你怎么会饿,学校里不是刚吃过,不要吃,你就是馋。
孩子摔倒了,家长跑过去说,不哭不哭,又不疼,赶紧站起来。
没有告诉孩子怎么面对痛苦,孩子也只能学会故作坚强。试想下,我们自己摔倒了,别人告诉你“不疼,赶紧起来”。是什么感受?
3.采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
“孩子,你考试考100分就给你买最喜欢的玩具”
“孩子,你怎么怎么样,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典型的行贿呀?
我们在用外部激励和奖赏的手段来要求孩子达到我们的期望,这无意识中让孩子学会“无奖励不作为,做好做对只是为了奖励”。这样长大的孩子不喜欢遵守规矩,他不清楚他这样做是为什么?
4.以消极后果来作为惩罚
“别玩了,快点来吃饭,再不吃饭就不准看电视”
吃饭和看电视有什么联系呢?这里要分清楚直接后果和消极后果。
玩的错过吃饭时间,所以没有晚饭吃,这是直接后果。我们要解释给孩子,他为什么没有晚饭吃,不要带着情绪去指责孩子。
不吃晚饭,我们不让孩子看电视是消极后果,我们是生气着,带着负面情绪惩罚孩子,孩子从而也学会了用暴力沟通来对待他人。
5.体罚
看似体罚很管用,深远来想,体罚并不可取。孩子可能会面服心不服,表面上对你服软答应你提出的要求,实际上他以后可能不会跟你说实话,因为说实话他会被罚站、挨打……所以他会想方设法的撒谎并不让你发现。
最重要的是孩子会从你身上学到暴力是管用的,这就很可怕了。
毋庸置疑,我们都爱孩子。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乖巧懂事,聪明伶俐,对人有礼……
这一切都是我们【希望】的,并不是孩子真实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都有优点和缺点,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老是抓住孩子的缺点不放,甚至是把它无限放大,然后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或者经常指责孩子。我们怎么对孩子,孩子怎么对我们/外界。
情感引导
什么是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作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在他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表现让孩子在白纸上涂涂画画。
常听人说孩子是最会看人脸色的,我听到这句话就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
他通过周围人的反应建立了自己的感官系统,如果他常接受到负面消极的情绪,他就会变得小心翼翼,不敢与人沟通交流。就会对周围人察言观色变得非常敏感。
从小,我就没有教过孩子什么是开心、难过、悲伤,甚至没有告诉他哪些表情对应的是什么?
没有人生来就会,不教只能自己摸索。是不是这个理?
1.给孩子的心里播下种子
提前清晰地告诉孩子,你的要求是什么。譬如出去吃饭,要求孩子进入餐厅后安安静静地吃饭,不能乱走乱跑,大声喊叫。出门前说一下,上车后说一次,进入餐厅前说一次“还记得刚刚跟你说过的话吗?好的,那么我们要开始享受用餐时刻啦”
2.观察和判断
观察和判断是为了关注孩子,目的在于随时觉察出孩子的需求。
3.聆听
蹲下身看着孩子的眼睛,倾听他说的话
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我能感受到你很难过,可以说说吗?”
……
准确的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会觉得被理解和尊重,反而会情绪平复比较快。并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发泄在别的人身上。
5.引到孩子解决问题
不是简单的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引导他解决问题,锻炼他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查查资料吧,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我们来想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刚才你表现的太好了,你的这个想法就叫分享”。这时,他就更乐意去分享,因为他找到了分享的乐趣,并知道了分享的意义。
重要的原则
不要让家长的情绪左右了我们和孩子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看到孩子身上的问题时,首先第一反应就会斥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我认为是情绪控制了我,不是我控制着情绪。所以,导致亲子沟通时带着情绪,让孩子直面情绪中的我,最后问题没解决,还让双方都感到愤怒、伤心、难过。
在我读儿童时间管理后,我就很清晰这个问题,不管面对什么问题,首先我们的情绪必须是平和的,这时我们的理智是在线的,跟孩子沟通时平和的,我们是一起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矛盾让问题更复杂。
无条件的爱孩子
回想下我们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吗?
不要求孩子达到我们要求我们才是爱孩子的,孩子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都不会影响我们爱孩子。
无条件爱孩子不是溺爱,不是他要什么都满足他。而是任何时候都愿意倾听、理解、帮助孩子成长。
真正无条件的爱,意味着你不会忽略父母这份最重要的工作,愿意为之学习和改变。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那么复印件有问题时是复印过程中出了问题还是原件的问题?
愿我们与孩子彼此互为彼此的玩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