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诗如画”用在这幅画上很有问题,因为《夕阳秋色图》原本就是诗,原本就是画。
这个词此刻被我用作形容词,形容它的意境:淡雅、悠远,引人无限遐思。
夕阳秋色图这幅画的作者是南宋的画家马麟。绢本淡设色,画面高51.3cm ,宽26.6cm,现藏于日本根津美术馆。
先说说马麟,他是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儿子,深受当时的皇帝:宋理宗的赏识。
这幅画就是宋理宗送给自己的宝贝女儿瑞国公主的礼物。
宋理宗儿子均已早夭,女儿中也只有这一位顺利长大成人,因此被皇帝宠爱得不行。
能以此为礼物送给公主,也间接说明了皇帝对这幅画的欣赏和重视的程度。
这幅画原本属于左右蝴蝶装的小品册页,是分开的。不知为何,被重新装裱在了一起,成了一幅立轴画。
作品的上半部分,是宋理宗的题诗:
“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阳迟”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陪王明府泛舟》,原诗为:
花县弹琴暇,樵风载酒时。
山含秋色近,鸟度夕阳迟。
出没凫成浪,蒙笼竹亚枝。
云峰逐人意,来去解相随。
宋理宗把“鸟”换成了燕,想必是取燕子常居于檐下,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意象吧。
而题诗的右侧,有“赐公主”三个小字,也说明了此画的来历。
再看画面上,大片的留白,只在云雾和晚霞中,露出一些山峰。
这些山峰形成了由近及远的三个层次,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
近处山峰,画家浓墨绘制出山上的树木植被,深重的颜色,将它们拉近到观者面前。
中间的群山形成台阶般的节奏,颜色淡了许多,只能看到几株树木。
再向远看,极远的地方,一座山顶部平坦,安静的矗立,既沉稳,又飘渺。
微红的晚霞像仙人随意划过天空的几道横线,留下浅浅的红色印迹,温柔而含蓄。
而画面的最下方,四只燕子自由自在地飞着,我们仿佛能听见它们清脆悦耳的叫声。
整个画面,因为这几只燕子的存在,便多了生机,多了动感。
看这幅画时,仿佛观者正在登高远望,重山、晚霞,千里之遥尽收眼底,内心充满了温暖,静谧之情。
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马麟的绘画继承了父亲“边山边角”的风格,且在风格上更加秀润风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