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本主题活动《春天的秘密》我们一起走进了风筝的世界。由于对于风筝一系列的探究,知道了风筝由筝面、支撑架、线轴等组合而成,缺一不可。对于风筝尤其是风筝面的五花八门、令郎满目,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
本月17号,潍坊滨海风筝节开幕了,虽然由于地理位置和时间的原因,孩子们没有到场,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带他们见识一下的,毕竟是一项基于他们对于风筝经验的更广、更深的一次碰撞。于是我们选择了一天,一起观看的风筝节当日的视频片段。
—“那个立体的鲸鱼风筝太酷了!”
—“那一架火箭形状的风筝比咱们幼儿园还高呢!”
—“原来这么大的风筝不是只有一根细细的线,它有好多根,而且需要好多个人合作一起放飞!”
—“天哪,我好想去风筝节看一看呀!”
......
观看的过程中以及过程后,孩子们都对美轮美奂的风筝赞不绝口。
很快,孩子们纷纷想要在活动区设计自己的风筝。首先是美工区,孩子们选择用剪纸加绘画的方式进行风筝的创作。本次剪纸是以风筝作为依托,重点锻炼孩子们的对称剪意识。在观察中我发现,果果和大斐对于风筝的兴趣较高,不用别人过多指导就可以很专注的进行活动。果果一把就熟练的拿起剪刀开始沿着直直弯弯的线段开始剪纸,虽然看起来剪的有模有样,但是在旁边仔细观察却发现原来沿着黑线剪也并不是都很流畅的,尤其是较为光滑的曲线部分,很多地方可以看出并不流畅;大斐这边则情况不同,他能够指导按照黑线来剪,线条略微流畅,但是去不能够了解对称剪的含义,剪着剪着,就变成单层的了。
其次是制作区,风筝支撑的架子是怎样的固定在一起的?有的小朋友说:用胶枪固定,有的小朋友说:可以用绳子来捆绑固定,将两两芦苇杆固定后,就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边框,中间再贴上筝面,安装上支架和尾巴,一架简易的风筝就做好了。
除了有关于风筝的结构,其实对于风筝的外形孩子们同样比较感兴趣,于是,我们找到了很多身边风筝的图片,孩子们通过观察得知,风筝一般都是左右对称的,除了比较美观的因素以外,更多的是要使两侧保持平稳,这样才能够在风的助力下,更加平顺的飞向天空,不至于东倒西歪的落下来。那么对于对称的感知,孩子们是如何理解的呢?“对称就是把纸折起来,发现能够对在一起。”“对称就是颜色是一样的”“左右形状一样也是对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把自己观察到的对对称的理解进行着交流和表达。于我也对孩子们的看法做了总结和提升,原来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风筝一般都是轴对称,即沿着中间的直线为轴,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在了解的对称概念后,孩子们制作的风筝也都可以体现出对称的形式了。这对于孩子们初步的空间几何认知,以及各个要素方位之间的比较和判断,是非常有帮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