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讲到“太平天国”本是曾国藩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但因咸丰皇帝的猜疑,曾国藩最后落得个只能回家守孝三年。在家的曾国藩懊悔莫及,以至于理学家的风度荡然无存。
苦闷无聊之中,他翻起了老庄著作,以求静心。他一边思索着千年前贤哲流传下来的话语,一边一遍又一遍的回忆自创立湘团以来发生的每件事。终于,他反思到在官场之上一再碰壁,不光是皇帝不信任,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
现在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事,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高已卑人,锋芒毕露,常引起他人的反感。此时的他翻阅旧日信稿,发现了当日武昌告急时,他请求骆秉章发兵援救的一封信。写这封信时,他觉得字字有理有据,今天读来,却发现字字如锥如芒。
信中称湖南湖北“唇齿利害之间,不待智者而知也”,不仅没有一点商量的口气,而且还略带嘲讽之意。为了防止骆秉章干预他募练水师,他又在信中早早地表明态度,“其水路筹备一端,则听侍(曾自称)在此兴办,老前辈不必分虑及之。断不可又派员别为措置”。仍是一副舍我其谁、比谁都高明的架势。
怪不得当日骆秉章批评他刚愎自用。骆秉章回信的原话是说他做事听不进别人意见,所以也就没人愿意给他出主意。当时听这话他不以为然,今天想来,才发现确实说到了自己的痛处。
曾国藩这才认识到,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外强中干。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江河所以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曾国藩在这里把家居的两年称为“大悔大悟”之年,经过一年多的乡居沉淀,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算不如天算。曾国藩本以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战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不想在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此时的曾国藩也再不提任何条件,立刻出山。
其实太平军攻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表面上看,是太平天国赢了,但实际上,这是太平天国自掘坟墓之举。这场战役的发起者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他当时是太平天国的军师,策划了太平军后期的主要重大战役,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思想较先进、较有才干的人。当时清廷动用绿营在长江下游经营江南、江北两座大营3年,企图围困天京,而洪仁玕指挥太平军采用迂回作战、声东击西的战术,连续攻破江南江北两座大营,解除了天京的肘腋之患。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在局部扭转了太平天国不利的局面,但这是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没有能够洞悉当时的天下形势,而只是从表面现象出发作出了战略部署。
实际上,在那个时期天下主要有三股势力,一是清廷领导的绿营军,二是以湘军为主力的地方武装,三是太平天国的农民军。表面看太平天国的主要敌人是清政府,但其实他们最大的敌人是湘军,因为绿营虽为名义上的正规军,但是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养尊处优,早已腐败不堪,几乎丧失了战斗力。而以湘军为首的地方武装,正在蓬勃发展之中,而且组建的目的就是战争,再加上其领导人野心勃勃、进取心很强,所以湘军才是太平天国真正的对手。
可是太平天国的领导集团并没有对湘军予以足够的重视,反而把兵锋浪费在对付日趋没落的绿营军上,虽然从局面上瓦解了清廷的两座大营,实是在消耗自己同时给了湘军正面对决太平天国的机会。试想,如果太平天国对绿营采取对峙而不消灭的策略,湘军这支饱受皇帝猜忌的偏师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有出头的机会呢?
清军的江南江北大营被破以后,咸丰皇帝再也不对湘军扭扭捏捏,终于毅然决然的把湘军推向前台。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