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理很有可能就成了理所当然;
讲理则成了不可理喻。
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①
说下一个在我娘家发生的小插曲。
记得在我高中时期,
一个女同学住进了我家。
她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但根本原因她也透露了,
是因为在家中和父母的关系越闹越僵。
为了想让她有个安全的过渡期,
妈妈答应让她住进了我们的家。
她懂礼貌的嘴很快的就变了样,
她给我们家带成了许多的困扰。
言谈、行为她都过度开放,
至少在我们还是高中的那个年代,
至少在我爸妈的家是接受不来的。
与长辈说话没什么分寸,
话中有话也常让人难堪。
着装就连我也感觉不舒服,
就是基本该穿的常没穿上,
完全无视我家里有爸爸和哥哥。
有一次她回家的时候,
感觉怎么她身上的连衣裙那么熟悉,
才发现她擅自从我衣橱里拿了我衣服穿,
并非我的衣服有多好看,
毕竟我的衣服不多,
而是可以省去洗衣服的功夫。
让我无语的这些都不算什么。
记得她不止一次在半夜喝得烂醉回来,
这些才折腾我到不行,
要忙着替她清理一地上和她身上的呕吐物,
高中的我当时好无助,
当时的她还与一个四十岁的有妇之夫暧昧着,
几番劝说都不果,
理用上了,情也用上了,
最后妈妈无奈的把她请走了。
我们始终没能给她有个安全的独立期。
家对她来说很可能只是个宾馆,
一个不受约束的地方,
一个有人会打理一切的地方;
家对她来说很可能只是个避风港,
一个暂时歇脚却又渴望长久停靠的地方,
一个互不认识又渴望能相知相守的地方。
分解一下「家」这个字,家=「宀+豕」。
有人说家就像是在盖头下,
人可以像猪一样的尽情放松的意思。
然而,
一个家若每个「豕」只顾着自己的事,
那就连讲理和不讲理都成了奢侈,
充满在「宀」里的也只会是冷漠,
一个家若没有的爱,
家迟早会只剩下了「宀」。
②
另一个小故事发生在我家。
当时我三十有几已嫁为人妻,
一对母女住进了我家。
单亲的妈妈刚开了刀,
女儿则是青春成长期;
单亲的妈妈不愿意让自己的妈妈照顾,
女儿则不愿意让单亲的妈妈唠叨。
本该在我家术后修养的,
成了成天只会和女儿争吵斗嘴的;
本该在我家准备高考的,
花的时间多半在外溜达避开母亲。
两母女的谩骂数落,
叫人分不清谁是母亲谁是女儿,
为人母的可以为了一点小事,
和孩子争得脸红耳赤,
为人女儿的可以淡定安然的,
给妈妈狠狠的送上忠告,
之后拂袖出门而去。
三个月养病的时间里,
几番劝说都不果,
理用上了,情也用上了,
最后术养三个月后她们回自己家了。
我们始终没能在她们母女的关系里帮上什么。
家对她们来说只是“争战”的地方,
关系对她们来说没有长幼、没有亲子。
一个家若没有界线就没有真正的权柄,
没有权柄就没有了次序,
没有次序就没有真正的自由。
家虽然是个不讲理的地方,
但不是事事争锋相对之所。
再关注一下「家」这个字,家=「宀+豕」。
一个家若没有的爱,
就再也不是能让「豕」在「宀」里放松,
家将会是空荡荡的,只剩下了「宀」,
而「豕」也只会流浪在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