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本书我一直不太敢看,因为哈利波特在我心里的位置太高了,所以为了避免失望,我在看书前降低了期望值,但必须承认即使不降低期望值,偶发空缺也远远超出了心理预期。
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这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社区,教堂医院学校商业街还有议会。它让我第一次了解到资本主义的基层管理如何运作,或许有一些文学的夸张,但估计八九不离十吧~一位议员猝死造成的偶发空缺引起了后续故事的发展,保地派与分地派就这一空缺的预备人选展开角逐。然而就像蝴蝶效应一般,镇子里的每个人都受到了影响,偶发空缺就像火药引线引爆了隐藏着的矛盾。
罗琳的人物刻画让我拍案叫绝,她将事件中心的几十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物都写进书中,并且每个人都有着清晰的面孔。死去的巴里经大家回忆的美化成为一个完美的男人,他风趣幽默,关爱家人,热心社区,代表丛地为弱者发声,甚至在教育方面也小有成就——作为校女子划艇队教练带领他的队员们在比赛中获得胜利。唯一不满的似乎只有他的妻子,“该死的丛地!巴里直到死的那天都在为丛地操心,他那一整天都在为那份破报纸评论忙活!那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妈妈“你爸在外面就知道照顾别人!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想法!”_(:з)∠)_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大概是许多成功人士的噩梦吧……
巴里的政敌是一位熟食店的老板,有着八卦的老婆和八卦的合伙人情人,他们嚼一切能嚼的舌根,绝不放过任何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他们的儿媳还怀揣着年青时的梦想和情怀想努力抓住青春的尾巴,对婆家无聊的八卦和婆媳无聊的勾心斗角充满厌恶,她渴望逃离希望能喘口气,但她绝望得发现自己的小店面临破产关门,和女儿出门看演唱会的机会被迫转让,旅行的计划遥遥无期,而丈夫打算子承父业成为下一位议员。这种窒息的婚姻生活让我恐惧,自由、青春、爱情、希望、浪漫就这样一点点消磨其中,最后在中老年的八卦圈中自我腐化成为她们的一员。我仿佛也能理解妈妈为什么热衷于各种舞蹈班,为什么坚持开自己的店,为什么努力活得更有新鲜感,看到这样的妈妈也让我更有了勇气( ˶˙º˙˶ )୨
再看看巴里的政党们,讽刺的是他们没有一个是为了丛地的利益去争取议会的位置,他们或是因为敬佩巴里,或者因为憧憬巴里,或是希望从中捞一笔,而巴里最关心的女孩儿克里斯他们却毫不关心,甚至厌恶。更讽刺的是,他们均受到了自己孩子在网络上的匿名攻击因为他们糟糕的家庭教育。罗琳简直厉害,本来以为是各个心怀鬼胎的成年人对议会空缺的角逐,但孩子的视角却占了很大篇幅。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们才是这场角逐的核心利益啊!本来保地派就是为了让丛地的孩子们继续在小镇里上学接受更好的教育,把握自己的命运,然而,他们的孩子或是叛逆,或是被家暴,或是自残,真正丛地的孩子又被人遗忘,无人问津。
克里斯塔尔一家是整本书的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我看到了希望的火苗,又看到了他是如何被熄灭,在人与环境这个相互作用的体系中,很遗憾他们处在了恶性循环的那一种里。所有的正向因素都消失了,保护克里斯的巴里死了,关心特利的凯走了,改变他们命运的戒毒所关闭了,在书的最后亦是矛盾的高潮,克里斯的弟弟溺死了,克里斯自杀了,保地派在角逐中失败了。
还有很多小人物也十分出彩,懦弱犹豫的渣男加文,强势敬业善良的单身母亲凯,漂亮朝气的盖伦,吸毒堕落挣扎的特利,觉得大人都不real的叛逆少年胖哥等等,罗琳将每一条人物线都刻画得清晰自然,然后又将这些人拧成一股麻绳缠绕着小镇,缠绕着偶发空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人物群像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