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作者: 宁博Villa | 来源:发表于2021-06-16 06:30 被阅读0次

6月16日 共学《反脆弱》 Day18今天我们共学的是:

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思考:

理论和实践,哪个更脆弱,哪个更反脆弱?

你经常听到的⼀句话是要把理论⽤于实践,这种说法合理吗?

为什么其实两者保持独⽴其实更合理?

思考另⼀种情况:实践中创造理论(理论其实是问题解决后的产物)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理论和实践,哪个更脆弱,哪个更反脆弱?】

1.这种让政治家和评论员如此着迷的简单的单向关系-投资交易就能促进经济增长-根本不存在。此外,教育部门越大越复杂,并且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也越不明显。

2.我不是说知识不重要,这个讨论中怀疑的商品化的、预先包装与粉饰过的知识,也就是在公共市场上能买到的并用于自我推销的东西。

3.将做事的技能等同于谈话的技能是不严谨的。谈到优秀的实务工作者,我的经验是,他们有时可能是我们所完全不能理解的-他们无须花费很大力气去把他们的见解和内部的条理以优雅的风格说出来。

4.创业者往往是实干家,而不是思想家,实干家重行动,而不是语言,因此用谈吐来衡量他们未免不公平,甚至是错误的,是彻头彻尾的侮辱。

5.经济学家所说的价格与现实不是一回事儿。一个数字可能是另一个数字的函数,但是这个函数太复杂,很难用数字方法表示出来。它们的关系中可能存在可选择性,这是那些不擅长理论阐述的人所深知的东西。

6.知识总是与脆弱性相关,灌输给我们一种与自由探索相冲突的方法。我们将选择权视为反脆弱性的表达。我们将知识分为两类-正式的知识和胖子托尼的知识,后者深深地扎根于试错和冒险带来的反脆弱性中,采用的是不利因素更少的杠铃策略,即一种去知识化的冒险形式。在一个不透明的世界里,这是唯一可用的方式。

7.专家问题(即专家知道的东西很多,但知道的东西比他自认为的要少)往往会带来脆弱性,而承认无知则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专家问题将你置于不对称性错误的一边,针对这一点让我们检测一下有关风险的问题。当你显得脆弱的时候,你需要知道的信息比你在具备反脆弱性时知道得更多。相反的,当你以为你知道的信息比你实际知道的要多时,你(在错误面前)就是脆弱的。

【你经常听到的⼀句话是要把理论⽤于实践,这种说法合理吗?】

不合理。作者在书中讲到“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是绝对不能忽略这些事情的,否则他们会遭遇失败。与研究人员不同,他们被置于生死存亡的境地,而不只是面临一个难题。所以,少即是多:一方面,研究得越多,就越容易忽略基础但根本的事情;另一方面,行动能使事情抽丝剥茧,直到剩下尽可能简单的模型。”

【为什么其实两者保持独⽴其实更合理?】

1.对鲁宾斯坦来说,经济学就像寓言,寓言作家需要激发人们思考,或许间接启发了实践,但肯定不能指导或决定实践。理论应该与实践保持独立,反之亦然-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学家从校园里请出来,放在决策者的位置上。

2.有时,及时经济理论很有意义,其应用也并不能用某种模型、自上而下的方式来推行,所以我们需要有机的自我驱动式试错法来让我们实现对经济理论的应用。

3.叙述与实践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往往被忽略。“正确的事情”通常是反脆弱性带来的回报。我的观点是,去学校上学非但没让你了解可选择性,反而让你学会了无视可选择性。

【思考另⼀种情况:实践中创造理论(理论其实是问题解决后的产物)】

实践出真知。

【对你的启发是什么?】

对于专家学者的话,不要盲目地相信。相反,需要注重的是前人的经验总结,特别是代代相传的经验。

对于高学历的人,未知比中专毕业的人更具有积累财富的能力。

我们在具体的行动中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实践。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1.贫困带给人经验。

2.阿密欧的人只有在动荡的日子中才能成就自己。

3.大脑中装满太多复杂的技巧和方法,往往会使人忽略基本的东西。

4.你从你的祖母那里学到的智慧(依据实证经验的,因此也是科学的)要大大优于你从商学院获得的经验(当然也更便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4章 当两件事不是“同一回事”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fx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