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北汉主刘崇在泽州高平县(今山西晋城市高平市)经历了一场惨痛的战败。那是一场血与火的较量,北汉与辽联军本想一举击垮后周,却被后周军队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所挫败。此役过后,北汉元气大伤,战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士兵的尸体,幸存的士兵们也如惊弓之鸟。刘崇只能收拢那些散落在各处的残兵败卒,在一片慌乱之中仓惶逃归晋阳。
回到晋阳后,刘崇深知自己的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重新振作起来抵御后周可能的再次进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加重了赋役,百姓们原本就沉重的负担变得更加不堪忍受。但刘崇顾不了那么多,他需要大量的物资来缮甲兵,重新打造锋利的兵器,让士兵们装备精良;同时修城堑,加固晋阳的城墙和护城河,试图将晋阳打造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此外,他继续向辽国乞援,辽国在之前的联合作战中虽然也遭受了挫折,但依旧是北汉背后的重要支撑力量。刘崇希望借助辽国的力量,加紧御周的准备,以应对后周随时可能发起的攻击。
而在后周这边,周世宗柴荣刚刚取得高平之战的胜利,他的心中满是壮志豪情。他执意要乘胜追击,想要耀兵晋阳,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实力来慑服北汉,让北汉彻底丧失抵抗的意志。于是,在军队还没有得到充分休整的情况下,他便开始积极部署北伐事宜。
柴荣进行了精心的军事安排。他任命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郭崇为副部署,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行营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让他们率领步骑兵2万出潞州(今山西长治),这是北伐的主力部队。而他自己则会率领大军紧随其后,为前方的将士们提供坚实的后盾。
在左翼方面,柴荣命令河阳三城节度使王彦超与保义节度使韩通自阴地关(今山西灵石西南汾河东岸南关)出发,进攻汾、石(今山西汾阳、离石)二州。同时,密州防御使田琼也接到命令,负责攻打泌州(今山西沁源)。右翼则由莱州防御使康延沼负责攻打辽州(今山西左权)。这样的军事部署,就像一张大网,从多个方向朝着北汉撒去。
四月,各路军队按照计划分进合击,顺利地进入北汉境内。后周军队的到来,在北汉的一些地区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汾、沁、辽、盂(今山西阳曲东北大盂)等州县的官吏们,看到后周军队的强大气势,又考虑到北汉在高平之战后的虚弱状态,他们为了保全自己和当地的百姓,相继请降。北汉的百姓们更是因为长期不堪忍受北汉沉重的赋役,纷纷前来迎接后周军队,并且自愿提供军需物资,助力后周军攻打北汉。后周军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推进得十分顺利,一路势如破竹。
然而,随着战争的推进,后周军队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们的军纪开始松懈,士兵们在行军途中时有剽掠百姓的行为。这让原本对后周军抱有希望的北汉民众大失所望,他们不再支持后周军,而是坚壁自固,关闭城门,躲在城内,用各种方式抵御可能到来的侵害。
当数十万后周军合围晋阳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之前的军纪问题导致民众不再支持,军队的补给变得困难起来。诸路将领发现刍粮不足,这在战争中是极为致命的情况。于是,将领们纷纷向柴荣进谏,建议班师回朝,等到时机成熟再举兵进攻。但是,柴荣此时一心想要攻克晋阳,他拒绝了将领们的建议。他亲自赶赴晋阳,展现出了坚定的决心。他任命李谷代符彦卿判太原行府事,并且紧急调集隰、慈、绛、泽(今山西隰县、吉县、新绛、晋城)、晋,潞及邢、赵、镇(今河北邢台、赵县、正定)、定(今属河北)州的民众运粮支前。同时,他严令诸军安抚百姓,禁止剽掠行为,试图重新稳定战争局势。
在这种情况下,北汉的一些官员开始动摇。北汉宪、沁、岚刺史看到后周军队的强大压力,又考虑到北汉主刘崇面临的困境,他们选择举城降周。忻州监军李动也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举城投降。王彦超等将领率领的军队也取得了胜利,攻克石州,俘虏了刺史安彦进。刘崇此时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困境,晋阳成为了一座被重重围困的孤城,他只能像一个被困的野兽一样,婴守孤城,等待辽国的救援。
五月,柴荣亲自督诸军攻城。晋阳,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城池,有着高大厚实的城墙和深深的护城河。后周士兵们奋勇攻城,他们架起云梯,推着攻城车,朝着城墙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然而,晋阳城坚难破,城内的北汉守军顽强抵抗,他们用箭矢、石块、热油等各种方式抵御着后周军的进攻。后周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一时间也难以攻破这座坚固的堡垒。
就在此时,柴荣得到消息,辽援军数千骑已经进驻忻(今属山西)北、代(今山西代县)南间,他们的目的是前来援助北汉。这一消息让柴荣感到了一丝担忧,他知道如果辽军与北汉军会合,那么后周军的处境将会变得十分危险。于是,他派遣符彦卿等率领步骑万余赶赴忻州阻击辽军。
当符彦卿的军队到达忻州时,辽军却采取了一种诱敌深入的战术。他们退保忻口(今山西忻州北忻口镇),故意示弱,佯装败退,实际上是在诱伏待击。符彦卿看到辽军败退,便率军进击。史彦超,这位先锋都指挥使,一向以勇猛著称。他看到辽军败退,心中急于立功,于是率领2000骑追击,在追击的过程中,他们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果,杀辽兵2000人。但是,史彦超恃勇轻进,没有察觉到辽军的伏击陷阱。当他们深入时,辽军突然从四周杀出,将史彦超的部队包围起来。史彦超在这场突如其来的伏击中阵亡,他手下的后周兵也死伤甚众。
此时,柴荣在晋阳已经攻城20余日却仍然未能攻克。更糟糕的是,逢连日大雨,天气变得恶劣起来。后周士兵们在雨中作战,疲惫不堪,许多士兵生病倒下。又听到史彦超战死的消息,军队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柴荣在权衡利弊之后,无奈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下令班师。为了不让粮草落入北汉之手,他命人尽焚数十万斛刍粮于晋阳城外。药元福负责殿后撤军,后周军在一片狼狈之中缓缓撤回。而之前所得的州县,也因为这次撤军而不得不全部放弃。这场北伐就这样以壮志未酬的结局收场,留下了许多的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