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几本风靡全网的盗墓类小说,比如说盗墓笔记、鬼吹灯、还有黄河诡事、黄河捞尸人等等,我也跟风去买了实体书回来看,确实挺精彩,里面各种奇闻异事、江湖的快意恩仇、刺激的探险之旅,让我大呼过瘾,通宵达旦的把这几本书看完。这几本书里面都有对浮尸的描写,不管是鬼吹灯献王墓里的人蛹,还是盗墓笔记里的禁婆,或是黄河诡事、黄河捞尸人里不死不灭的黄河女尸,给人的感觉就是神秘+惊悚,一具尸体而已,真有这么邪乎吗?
其实说起浮尸,我还真接触过不少。从12年到14年,我在水警大队工作过三年,水警大队的工作职责之一是挽救落水群众,之二就是配合打捞浮尸。长沙是山水州城,一条湘江穿城而过,早些年下游水利枢纽没有修成的时候,一到枯水季节,整个湘江断成几节,大段大段的河床完全干涸,河床上密密麻麻蚂蚁一般全是趁着枯水时候来捡古董的人们-长沙千年古城,湘江底下还真有不少好东西,据说这些人,还真有不少发了财的。言归正传,等下游水利枢纽一修好,湘江水位再也下不去了,再加上近些年禁渔治水,水质也好了不少,开始在湘江里游泳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样一来带来的后果就是湘江里的浮尸明显增多。14年以前我们大队每年参与处理勘验的浮尸一般都是二三十具,14年之后没有一年低于过100具。这些尸体或是自己跳水自杀,或是游泳溺亡,或是各种翻船、落水事故,还有一小部分是杀人案件,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成为湘江里面的一具浮尸。
小说里面都说浮尸是怨气所聚,所以浮而不沉,有没有怨气我不知道,但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来讲,尸体落水之后,一是尸体腐败的过程会导致肿胀、充气,密度逐渐小于水,所以必然会浮出水面。二是男女重心不同,身体脂肪含量等构造不同,导致尸体呈现男俯女仰的状态,历史上著名的法医宋慈的《洗冤录》里面有记载,溺亡,男府女仰。说明古代法医仵作人员就普遍认识到溺水死亡的原因和状态,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灵异之事。
在水警大队工作的三年,前前后后至少参与处理了三四百具水上浮尸,不管男女,生前有多帅气美丽,死了之后一般都是身体发白肿胀,面目青紫,看起来格外狰狞吓人。所以发现浮尸,按程序第一是进行尸表检验,排除案件之后就要联系家属,最让人难受的就是家属辨认尸体的时候,有什么比看到活生生的亲人突然变成一具面目可憎的尸体更伤心,更吓人。所以辨认尸体的环节我一般都躲到一边,不去听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免得自己也跟着伤心。
虽然现在我已经离开了水警大队,但是据说每年的浮尸并没有少,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主动或被动的溺死在这条美丽的河流里,但愿今后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