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天地想法
那批30岁的90后,他们在想什么?

那批30岁的90后,他们在想什么?

作者: 哈鲁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1-31 13:28 被阅读0次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正如广大自媒体上所写的那样,第一批90后已经30岁了,20后也马上就要出生,他们看90后,就像90后看60后一样。那么作为一名已经30岁的90后,我们在想些什么呢?

大街上的音乐,都是我们那年代流行的音乐。各种热门的短视频上,都在缅怀我们年少时经历的东西。各项数据都显示,90后已经是各项消费的针对主体。不能说这是我们的时代,但也不能说这不是我们的时代。

我们这一代经历了太多的无中生有。我们见过笨重的大哥大,短暂的BB机,廉价的小灵通,鼎盛的诺基亚,以及智能终端泛滥的现在。那拥有大后脑勺的电脑也曾经是每个家庭的奢侈品,拨号上网的日子彷佛也没过多少年。科技和时代呈曲线急速发展,我们来不及适应,却又马不停蹄的迎接下一项变革的到来。我们并不知道是我们在推着时代走,还是时代在赶着我们走。

因为生活环境的近乎质的变化,我们被拥有着所谓的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被理解成没吃过那么多的苦。我们也曾经被誉为“跨掉的一代”。

那么,30岁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拿自己做例子,至今单身的我,看着身边那些所谓晚结婚的人,也有了孩子。并不是不想结婚,但真的很难有机会耐心的接触一个人,去了解他们。也没有勇气说爱就爱,对于这个年纪的我来说,爱情的试错成本太大。那些结过婚的同龄人告诉我,结婚这个事,你永远做不好准备,但也总有应对办法。有些高学历的同龄人,其实也就毕业两三年,在这学历急需变现的黄金时期,爱情又成了奢侈品。对于那些有孩子的家庭,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态。教育观念的高速发展,“教育”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已经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管孩子。需要做到各个方面的积极引导,规避一些社会的负面影响。在教育上,谁都是个新手,上一辈的经验在这个社会又没有多大的参考意义。基本上所有家长都是如履薄冰,负重前行。一不小心,就容易变成热门头条上的反面教材。

在职场上,我们已经不再是最年轻的一代。在自诩年轻人的时候,心理也会觉得稍微有点不妥当。一些时髦的网络用语,在不懂装懂之后,马上百度一下才知道是什么意思。同龄的朋友有在体制内的,有创业的,有当社畜的。拥有着差不多的焦虑,却各不相同的理由。30岁,我们已经稳定了对工作价值的预期,却又明白,要有质的飞跃需要很大成本,但也不一定有可见的成效。在公司任职的我们,或许上有领导,下有下属。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游刃却未必有余。我们的试错成本太高,这个社会的容错率却又那么低。最近和一个朋友谈了跳槽的经历,虽然不能说是普遍情况,但我们都发现,因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工作及经验和总结表达的能力,新工作其实并不那么难找,但也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以前我们的焦虑来源于未知,很多事情我们不知道。现在的焦虑来源于已知,我们可以大致合情推演出未来的发展,并知道我们能改变的比较有限。

古人有云,30而立,而正如网络上所说,30而立是因为古人的生命周期并没有那么长。这句话并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我们来说,30岁其实是一个价值体系基本成型,拥有成熟合理的心智去挑战社会的起始年纪。所以很大一部分的焦虑也来源于社会认知和实际情况的信息差异。这个社会希望我们在这个阶段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现有条件却达不到。毕竟无论生活还是工作,大部分的时间还是与人在交流协作,我们无法做到丝毫不关心别人的眼光。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和自媒体对我们的碎片时间进行着360度无死角的轰炸。商业化的社会一遍一遍的告诉你,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物质世界,什么样的精神世界。我们有的人就这样在信息的包围中放弃了思考,也有人努力的做着信息的筛选。生存早就不是问题,舆论导向要求我们高于平均水平生活,甚至达到优秀水平生活。那么如果我们都高于平均水平,那平均水平之下,岂不是空无一物。舆论导向给了我们一个伪命题,我们却不得不证明这个伪命题是合理的。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殊性,这里并非强调我们的艰辛,强调的是我们特殊性。然后也因为我们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固有认知的高强,被一次又一次的击碎。我们不断的包容和接受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在把他们和实际结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属于自己的意识形态。常识有时候也会沦为偏见,少数人又时候也可以坐拥真理,虽然难免步履蹒跚,但我们并没有走错方向。

你好!2020!

你好!30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批30岁的90后,他们在想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jg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