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的爱 是孩子独立自信的基石
原生家庭对孩子未来的幸福程度,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这早已形成共识。来自功能失调家庭的孩子,从小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她们的感受和感知,大部分都是被忽视或否认的。同时,若父母长期争吵或陷入其它形式的争斗,对孩子的关注,自然就会过少,那么孩子对爱的需求,也就得不到满足。这会让这类孩子产生爱的饥渴,同时,又不知道怎样得到爱、接受爱,并从内心深处感觉自己不值得爱。
其它方面非常要强、非常独立的我,在亲密关系里,却永远不知所措,脆弱得像个小孩。
也曾遇到过对我关爱有加的男孩,但内心深处时不时涌上的那份不安全感,却令我时时惶恐,令我没有感受对方疼爱的能力。
因而,总控制不住地要求对方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在乎,结果,可想而知,亲密关系日渐恶化,终以失败收场。
我决心努力与自己和解,于是,开始从书籍中寻求答案。
父母和谐的婚姻关系,是子女日后幸福的基础,如果没有了这个基础,带着伤痕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比别的孩子在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时,更加吃力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说,孩子天然就想做家庭的保护神,这一天然倾向,会让他们很自然地想平衡家庭的各种力量。
但孩子是没有能力真正去平衡父母关系的,长期背负这种背叛父亲的压力,尤其对女孩子来说,有着致命的伤害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如果女孩与第一个男人的关系出现了硬伤,她在自己以后的亲密关系中就注定无所适从
一个家庭中,如果父亲缺位,女儿就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男性作为自己的伴侣了。
而且,往往表面上对父亲疏离的女孩,潜意识中往往是对父亲非常渴望的,她们表面上恨父亲,实际上却会在寻找自己的伴侣时,以父亲作为参照。
很多父亲出轨家庭的女孩,最终也找了一个爱寻花问柳的丈夫;很多父亲冷漠的女孩,最后找的丈夫,也冷漠无比
不能与父亲和谐相处,来自关系紧张家庭的女孩,也更容易成为“爱得太多的女人
这类女人有很多特点,但有几点,我深有感触。
1:由于在原生家庭中得到来自父母的真正关爱非常少,因而,她们试图通过主动付出关爱来代偿自己这种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特别是关爱那些看起来在某些方面很贫乏的男人。她们会更容易被那些需要“帮助”、同情的男性所吸引。
在和任何一个男人的关系中,她们都愿意承担远远超过50%的责任、负疚感和责难。因而总会被不负责任、喜欢指责的男性吸引。
通常,她们长大得很快,在远没有准备好承受属于成年人的负担时,就已经成了小大人。
2:她们自尊心非常低,而且在内心深处不认为自己配得到幸福。
如果我们的父母都不能发现我们值得爱和关注,我们怎么能相信自己是优秀的人呢
3:来自功能失调家庭的女孩,由于害怕被抛弃,愿意做任何事情去维系自己的亲密关系。
由于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持久的爱,她们内心体验过深深的情感抛弃,因此成人后,害怕再次经历这种痛苦的感觉,因而愿意做任何事情去避免。
4:更多原生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对婚姻抱持恐惧,对爱情产生怀疑,因而选择不去建立自己的亲密关系
但,无论如何,我仍坚信,来路虽然不由己,但前路仍可期
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方式,别无其它,一定是在那个家里,爸爸爱妈妈,妈妈也爱着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