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差等生成就了更好的你
中学时,班级形成了“后排”这样一种群体,不仅位置靠后,成绩也靠后。而他就坐在其中,成绩也是差得离谱。
后来班主任看得心烦,就微调了班级位置。A调到了全班学霸的旁边,此后学习成绩节节飙升,直逼学霸。
倘若没有集聚的“后排”成绩让老师心烦,A的位置不会被调动,不被调动,就坐不到学霸旁边,没有学霸的影响,A成不了后来的A。周遭的氛围的力量如此强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孟母要三迁。
A败也差等生,成也差等生。
2.导师的放养是福
刚上研究生,心里满是期待,期待着自己搞学术,发论文。
后来发现,我的导师完全不管我,没有项目,办公室位置被博士师兄坐满。再看看其他同学的导师,一个个叫他们去办公室写文章,去实验室做实验,还有被叫去出差的。我心里满是落差,狠狠地诅咒着导师,就不能对你的学生负点责吗?
于是我开始消沉,天天呆宿舍玩游戏,看电影,以此来填充虚无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生活容易厌倦,再加上其他同学、舍友的天天忙碌,我有点怕被甩在身后。
就这样,我开始有大把的时间学习怎么自我提升,开始想着未来的规划。
而其他同学,因为一天天的实验、出差和写论文,变得麻木,不太想着未来的方向,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回到宿舍就是玩游戏看剧,俨然以前迷失的我。
渐渐的我发现,放养式的教育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让我觉醒了。
3、都是错的答案,拿了一等奖
在公司年会上,有一个游戏环节,规则是听上句歌词,填下句歌词,哪个部门正确答案多,哪个就是赢家。部门的领导让我和另一个同事上,尽管我俩基本不听歌,但是老板让上,哪能不上啊。
我们四个部门开始PK。一人负责说答案,一人负责写答案。音乐响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们完全懵逼,再看到其他部门的人都在奋笔疾书,我俩焦急得很。后来仔细一看,其他部门的负责说答案的人都在用手机百度,瞬间觉得自己好傻,上台没带手机。后来我们也认命,就随便写。
但是后来公布成绩时,我们居然是一等奖。我们俩个又惊又喜。
后来反思,为什么错误的答案,却获得了最高的荣誉?因为其他三个部门写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样的标准答案,裁判无法判定高低,反而是乱写的我们与众不同,夺取了一等奖。
我们的不会反而成了优势。
以上三个故事,“后排”成就了更好的A,导师的放养让我觉醒,错误的答案夺得了桂冠,诉说着生命中的意外之喜。
生命就是如此奇妙,所谓的坏,不一定会一直坏下去。所谓的好,未必一直能高歌猛进。
生活中的我们在面对这些窘境时,不要失望,也许人生的转机就在下一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