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020天。一天一点点,读书分享63天(2023.3.17,星期三)
把认同作为移情。
早期认同先于客体关系,对客体的认同先取代了客体关系(婴儿对乳房的认同,因为早期他无法识别妈妈,他只能识别部分客体,那他对部分客体的认同,通过镜映也行成了对自身的认同——客体是好的我就是好的。假如妈妈喂养是稳定的,他就容易产生好客体好自我,这种认同满足了原始自恋,产生自我的中心性,此后他才能够去统合意识碎片,他的功能得到发展,他就能组织他的自我表征。去应对现实和潜意识的冲突,人格才趋于认同。自我通过认同被借用,因为咨询师跟他建立起了稳定的咨询设置,稳定本身就是一种节律一种节奏,这本身就是有疗愈的。持续稳定的咨询,效果比较好)这些认同似乎有许多相对应:可以是部分的或完全的;可以是短暂的或永久的;可以是可被意识到的或意识不到的;可以是自我协调的或自我不协调的。客体关系方方面面都会在移情中重复,认同也是如此。
当分析师对病人做出一个解释或面质时,他要求病人暂时地放弃自己的体验、自由联想,和他一同观察当下的体验。换句话说,病人被要求暂时地、部分的认同分析师。
认同是客体关系的最初形态,在建立自我表征和自我结构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移情性阻抗
病人的移情性情感可能是寻求满足而非分析治疗(移情寻求的是满足而非治疗。谁寻求治疗?理性自我。你要问的是你为什么有这个需求?而不是去满足他。)
或者病人因为害怕某种移情反应而抵制分析过程;或者病人会过分依赖某种移情性情感,以防止产生其他形式的移情反应;或者为了保护自己而回避自由联想。()
不同类型的移情性阻抗可能同时并存,分析过程中应确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里,选择哪一种移情性阻抗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需要咨询师甄别,他最主要的矛盾性冲突是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