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次谈话:先想想后果是什么

一次谈话:先想想后果是什么

作者: Jayzee | 来源:发表于2018-02-21 22:10 被阅读33次

节前和老总有次闲聊,主要是关于婚姻幸福的。老总的观点是:我不是一个特别理性的人,而婚姻中男人如果不够理性对于双方都是灾难。对此,老总给了我一条建议:做事情前先想想后果

老总的观点和建议一直在我头脑萦绕。我自评很多时候确实不是一个理性的人,这种不理性表现出来,确实是做事情不顾后果

回顾过往,不理性的经历历历在目:

  • 初中明知沉迷网络游戏会让自己成绩退步,也知道成绩退步就上不了好的高中,但还是继续沉迷其中,因为那样比努力学习舒服。而且沉迷网络游戏可以自欺欺人,不断欺骗自己——「我不是不行,只是我不努力罢了」。后果便是:成绩下降、继续沉沦。好在我的亲戚帮了我一把,我在网吧玩游戏被她抓到了。来自于害怕我亲戚去我老爸那里告发我的恐惧,我不敢再疯狂的泡网吧了。
  • 高中我不断的重复这种沉沦,只是这种沉沦转变为看小说。好在看小说相比网络游戏的影响较小,我的功课没有彻底落下。但现在回想,沉迷于小说其实也是一种自误,因为我再也努力不起来了,因此只能上一个二本大学。
  • 大学时,我至少沉迷于网络游戏有一年多。这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挂科至少五六科,老师找我谈过话(我被学院辅导员警告逃课太多),我的舍友觉得我这么下去迟早完蛋。
  • 毕业后,不理性有时仍旧发生……
    • 不细想就去做,结果发现做了无用功,有时甚至导致了不小的代价;
    • 总是拖延,等到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忙成一条狗;
    • 话没经大脑就说出口,导致得罪人,或者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因为自己的不理性,确实走了不少弯路。此时很想问自己一句:如果我事先知道了事情的后果,我还会那样做吗?

回到老总提出的建议,「做事情前先想想后果」绝对是针对非理性的一剂良药,这其实是一种「反过来想」的逆向思维。早在思维的模型(一):反过来想与最重要的事,我就提及了这种思维方式,只不过是老总的这番谈话重新提醒了我。

近期提醒我要注重「反过来想」的,还有以下一些片段:

也许这与人类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恐惧情绪” 心理有关。相对来看,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尽管有的时候事与愿违。

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可以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相信我,这会“吓到”你的大脑(准确地说,是把那种你所需要的恐惧深深埋入你的潜意识),然后它就会在很多的时候自动工作了,催促你赶紧弄,否则它就焦虑,它就害怕,它就不安生……

这是笑来老师的句子摘录。总的来讲,为了避免非理性,我们应该停下来,深入去思考后果是什么,而且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细节“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非理性了。这真应了芒格最爱的那一句谚语:

农夫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次谈话:先想想后果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no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