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朋友们一起读了《蛤蟆去看心理医生》的第三章,读给到了一个点很有启发。
原文“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
1.为什么这个点让我有启发?
因为我感受到这写的太像我了,十月份参加了中医讲座当天,我老公正好也在静安寺附近,等中午和中医老师吃过饭,就和朋友A说,我和她一起陪我们家小赵去老中医。当时朋友B直接大声说,如果不是小赵自己愿意去老中医,你们两个不要强迫和押着他去。
在那个时候,我都没有承认是我的担忧和焦虑。因为让我老公去看中医,是我的想法。
我打电话问了我老公:“这是看中医是你自愿的吗?还是为了我不焦虑。”
我老公回答:“我自愿的。”
我的问题就问的很中国式,表面上是给了选择,但我的潜台词是,你要去看中医,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我不焦虑。仿佛是我老公去看了中医,我的担心和焦虑就可以缓解一部分。
2.我能把这个启发点用在两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第一个,关于每日复盘打卡的事情。
我和我老公在一个app打每日复盘卡,有时候看到他不打卡的时候,就会提醒他。打卡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规定的打卡时间每日12:00前,一个是你自己的睡前。我的担心是他不打卡,没有对这一天总结,就没有成长。成长焦虑的是我,不是他。
第二个,跨黄浦江送爱心便当
七月的时候,有一周的时间,每天我给我老公跨黄埔江闪送便当,每天一大荤一小荤两个蔬菜一个汤。每次我老公可心疼闪送费了,我骗他说我有优惠券,不贵的。有一次,还是被他看到了闪送费,需要五十多元。 看起来,我每天让他吃的很健康,很好。但其实他会觉得成本很高,他有心理压力,并不一定对他全部都好。
我这个行为也被好朋友吐槽,她不能理解就是偶尔让他吃吃外面的饭,又能怎么样。而我心里想的是,我自己参与的饭菜,食材我可以按照我的标准来采购,调料我全部可控。符合我的健康要求。我要他健康,吃健康的食物。
3.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很像一句话:“都是为你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并没有做为你好的事情。
今天尝试用了师妹推荐的方法来写自己触动点,很不错,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