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年巴菲特的一次经典套利案例

青年巴菲特的一次经典套利案例

作者: 杰苏尔李 | 来源:发表于2023-03-22 20:29 被阅读0次

    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方式总结下来就三种:低估类,套利类和控制类。而在他早期的一个套利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天才投资人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思考方式,极其精彩。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有 一家公司叫洛克伍德的巧克力片生产商,其大股东正在寻找买家准备出售这家公司,原因是这家生产巧克力片的原材料可可豆从6美分/磅涨到了60美分/磅,而巧克力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很好地提价。当然他也可以将公司仓库里大量的可可豆库存以高价卖掉,但是当年美国的所得税高达50%以上,大部分的利润将会进入税务局的口袋,所以这家公司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他首先找到了格雷厄姆,但是因为价格没有谈拢,转而找到了另一个叫普利茨克的投资人。这个天才的投资人设计出一个方法:如果公司缩小经营范围,将退出业务对应的库存分配给股东(含回购公司股份),可以免征所得税。

    于是普利茨克买下了这家公司,缩小了经营范围,并且将可可豆作为退出业务的库存,用于回购股份。

    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方案:用价值36美元的可可豆,换取成交价为34美元的股票。

    格雷厄姆看出了其中的套利机会,只要买进洛克伍德的股票,换取普利茨克手里的可可豆,然后在市场上卖掉换成现金,然后接着买进洛克伍德的股票,循环操作。为了避免在买进股票和卖出可可豆中间这段时间可可豆的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格雷厄姆还计划在买进股票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可可豆,锁定2美元的利润。

    计划做好了,格雷厄姆派巴菲特去执行(当时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的公司打工),巴菲特在去执行的路上对这个机会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首先,洛克伍德公司库存的可可豆超过1300万磅,对应的每股可可豆价值远不止36美元,用股票换可可豆不划算;其次,普利茨克正在不断回购股份,相当于每一股自带的多余可可豆,都送给了剩下的股东;第三,股票的价值不止可可豆,还包括厂房,设备,其他库存以及经营收入等等。持有股票的风险则在于可可豆价格的大跌,但是由于有厚厚的安全垫,这个风险值得冒。

    想到这里,巴菲特做出了一个决定:买入洛克伍德的股票,并且持有不动。巴菲特用自己的钱,买了222股,最终在100元附近卖出,这笔交易一共赚了13000美元,如果当初是去套利,则只能赚到222美元。

    这个案例里面,不同的操作提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格雷厄姆属于第一层思维:只赚无风险的,确定性的2美元。

    巴菲特属于第二层思维:看到套利的两个标的背后真正的价值,对表面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

    普利茨克属于第三种思维:作为格雷厄姆的对手盘,不仅处理掉了可可豆,还避免了高额税负,同时让公司增值,带着巴菲特吃肉,一鱼几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年巴菲特的一次经典套利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rb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