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期IP预备营待了两天之后收到了邀请,进入了正式营。
这两天,不要说群里各位大神们的分享,单单是自己心理上的变化和自我的觉察,就收获非常大了!(欲了解IP训练营,可关注公众号“知识性IP训练营”。)
先说说我加入预备营第二天的早上。
一早醒来,看到预备营群里近200条信息。我匆匆浏览完毕,道了声“早安!”便去做早餐了。没有时间和大家互动。
接下来的上午,来一所私立学校听说明会。因为大宝即将升入小学。作为妈妈,尤其是认真对待教育的妈妈,我要为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在听说明会,也没有机会和大家互动。
看到群里刷刷刷的信息,我还不能互动。便有些着急。我意识到了我的着急,于是我问自己:我为什么着急?
好朋友都进正式营了,我还没有。我着急啊!
当我心里只想着我要进正式营,我就会有些着急,甚至焦虑。
我开始思考,我怎样才能进呢?如何让大家认识我,看到我的价值呢?
我再一次静下心来修改自我介绍。着重强调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成绩。从大学期间发表了第一篇小文“穷学生凑份子打的士”在武汉晚报之后,我写作的序幕就拉开了。在校期间任学校广播台编辑,工作之后任公司内部刊物的编辑;2001年到2006年间,陆续有20多篇文章在《深圳特区报》和《深圳都市报》发表;2006年涉足户外之后,在深圳两个户外网站“磨房”和“山友”写游记,超过20万字;如今转型做家庭教育,给一家亲子杂志写了一年的专栏,同时的另外几位专栏作者是粲然、童书妈妈三川玲和心理学博士罗玲老师;我开通了个人公众号,一篇文章能带来100+新关注…
这些积累,足以能说明我对写作是深深爱着的。兴趣就是成功最好的润滑剂,不是么?
是的,我将自己定位为产品人。讲正面管教,研读阿德勒心理学,开发课程,通过写作输出,我要做“最能写的正面管教讲师”。
定位清楚。我又在思考:“我能为大家提供什么呢?”“我能为这个IP营做什么贡献呢?”
当我的关注点在“给予”,而不是我要得到什么的时候,我感到很平静。不再着急和焦虑。我甚至想,能不能进正式营,我都在这里。
当大家提到对文章标题所做的研究时,我在群里分享了夏丐尊和叶圣陶老先生写的一本书《文心》,以及文中对于内容和标题的见解。在自媒体的时代,标题的确能博人眼球,但是,没有好的内容,作文终于是玩意儿,文字把戏罢了。
当有一位群友感叹自己身处三线城市,机会没有大城市那么多时,在我在群里分享了阿德勒心理学,以及阿德勒心理学是如何指导我的生活的。我分享了一个小故事。
有家长问我:“你们从深圳搬家到西安,又到上海,你们家哥哥四岁半,换了三个地方。这对他有什么影响么?”我说:“这件事情,就看你怎么看待。决定你人生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你能够从生活的一个又一个挑战里发现成长的机会,孩子也能。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接纳,而在这个基础上想想我们自己能够做什么。我是积极和乐观的,我示范给孩子的也是。”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这件事的看法。
这便是我能做出的“贡献”呀。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的,也正是贡献。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或者说社会情怀(social interest),意思是心中有他人。把最自己的关心 (self interest) 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培养社会兴趣最基本的做法。
这世上没有人可以独活,一定需要别人的力量,可是不能只有自己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必须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为别人做点什么才行。
“我能为你做点什么?”适用于任何关系之中。
圣经里说:“施比受更有福。”
佛家讲慈悲心。
华德福教育讲道德感。
家排讲“看见”。
道理都是相通的吧。要我们做到——
心中有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