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海明威说:“人一辈子用两年时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
年少的时候我们总喜欢高谈阔论,以为自己无所不知,年龄越大,你会发现: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修养极高,他们从不随波逐流,活成俗世中的一股清流。
走过半生才明白:
一个真正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往往都是沉默寡言的。
这世上,人人都不傻,能说会道的人,虽然很容易跟人交流,人们总是很愿意与这种人相处,但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其实,更值得我们用心去交往。
说话之道固然重要,但懂得闭嘴更为要紧。
言而无用,不如不言,有时候沉默才是最有力度的表达;
是非闲话,缄口不言,学会在清净中沉淀自己的心;
他人隐私,知而不言,不仅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修养。
古人云: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真正智慧的人,从来都是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看破不说破。
往后余生,愿你常思己过,不谈人非;
愿你千帆归来,学会沉默。

02
之前,听朋友讲了一件事。
前不久,她父亲胃部大出血,是120急救中心去家里把人拉到医院的,一家人吓得不轻。
她父亲在医院输了很多血,住了一周才出院,出院时,医生叮嘱她父亲不能再抽烟了,抽烟对胃粘膜影响很大。
几天以后,荣华和两个姐姐回去看望父亲,没想到父亲仍像住院前一样一支接一支地抽烟。
她大姐非常生气,劝告的话,说了一大堆,并责怪父亲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二姐对这事也很恼火,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甚至说父亲好了伤疤忘了疼。
父亲听到这些,非常气愤地说,自己已经是七十岁的人了,活一天算一天,抽了一辈子的烟,根本戒不了,也不想戒,还补上一句:
“实不相瞒,出院第二天我就开始抽了。”
两个姐姐对父亲很失望,说以后再生病不要找她们了,自己的身体自己不爱惜,怪谁?
剑拔弩张之时,朋友却一直保持沉默,她说,如果她再劝说,只会拱父亲的火,争吵会愈演愈烈,而且她深知父亲是听不进去劝的,不如日后再适时相劝。
很多时侯,我们明明知道,多说无益,就应该少说;知道言而无用,就要选择闭嘴。
《墨子·墨子后语》中有这样几句:
禽子问曰:“多言有益乎?”
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惟其言之时也。”
意思是,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嘴巴有时候是一把利剑,说多了,难免伤害人,与其心直口快说太多,还不如做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有时候沉默,反而更有力度。

03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成熟的麦穗懂得低头,成稳的人懂得低调,沉默的人懂得自我保护。”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很多时候沉默就是最好的庇护,缄口不言便是明智之举。
很多时候,你说出来的是心事,别人听进去的只是故事。
若把快乐说给了错的人听,会被认为是炫耀;把痛苦说给了错的人听,又被认为是矫情。
所以有些话,只适合藏在心里,一说出来,心也许就空了;
有些事情,只适合无声无息地忘记,你经历过的,自己知道便好。
张国荣主演的电影《东邪西毒》,有一次被这句台词深深打动:
以前我认为那句话很重要,因为我觉得有些话说出来就是一生一世。
但是现在想一想,说不说也没有什么分别,因为有些事是会变的。
没错,人会变,感情会变,这个世界也会变。
年复一年,我们都在不断失去,不断和所爱之人走散,又不断和更多人相遇,不断走向更大的天地。
小时候摔了一跤,只需要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爸爸妈妈就赶紧扶起来揉揉;
可现在摔了一跤,再痛也要忍着泪,哪怕有人过来关心,嘴上还是会说着“没事没事”,然后躲进没人的角落偷偷看伤口。
生活中,很多关系的破裂,都是因为打着朋友的旗号,对别人的事指手划脚。
有时候,你说长论短,对别人来说就是伤害,多说一句话,就多一层伤害;少说或不说,反而是一种尊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