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你们伤害了我,所以我不想再理你们,我想走自己的路,虽然走得倔强又辛苦,但我就是要这样走给你们看。” ——《在人际关系中成长:拥有受益一生的高质量关系》胡慎之
身边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过他小时候和妈妈的故事,初中运动会他向妈妈要30元买零食,妈妈只给20元,说“就给20,爱要不要”,他选择了不要。那一年运动会上就他什么零食都没有带,我看到了一个倔强、委屈又坚强的小男孩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妈妈。他和母亲没有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现在成年后的他依旧无法理解母亲当年的做法。
我想这个场景我们都似曾相识,因为害怕老师的否定和批评而不敢发言和表现自己;和小朋友们意见不同时,因为害怕冲突和矛盾而选择沉默并远离;亲密关系中也因为害怕争吵而感到委屈,不自觉地就表现出疏离。我们为了避免伤害选择了最为简单也最为悲壮的方式,一个人承担所有,而这种方式不但没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我们不能和别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和亲密关系。
如何改变呢,书中通过案例给出了可行建议。通过正视问题,理解别人,接受自己,破除预期,保持独立的方式打破“被否定/质疑/不被理解——我很孤独/我只能靠自己——远离可能带给我伤害的人和事——被否定/质疑/不被理解”的恶性闭环,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将独立又孤独的自我变为独立却幸福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