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已经去世两年了,这段日子总是梦到她。看见她和我的面庞都停留在十几年前,在那段我和她相依为命的日子。
一
我做了17年的留守儿童,直至今日,留守儿童依旧是农村常态。父母每年春节回来,亦或者,如果很忙两三年才会回来一趟。
十岁之前,父母的爱属于妹妹,我们虽是亲姐妹,我见她次数却不多,她自幼就查出来白血病,大多数时间,她随父母一起到外地打工,偶尔病情严重了,会回来住院,记忆中她没有过活泼乱跳的时候,不是病怏怏地站着,就是面色苍白地躺着。她生的极美,或是上帝总是公平的,像是黛玉妹妹,有残缺的美才美到极致。医疗条件和家庭经济的双重限制,父母的爱并没有感化上苍,她在七岁那年还是香消玉殒,家庭一度陷入极大的悲痛之中。她走后,留下了由于治病而欠下的巨额债务。那时候, 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减免学费,然而就几十块学费我依然交不起。后来是当老师的叔叔最终为我垫付,我才没有落入辍学的境地。
十岁到十五岁,父母因为债务更加拼命工作,就连春节也不是每年都回来了。暑假的时候,我像是一只小小候鸟去看他们打工的城市玩,我人生中第一次尝到可乐的味道,那种感觉像是魔鬼的手突然抓住了心脏,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候,虽然贫穷,我却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父亲拉货的时候,骑着三轮车把我送到那个城市最大的书店,路上吃一碗米粉,我像是一只深海鱼,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盛夏的暑热也都消匿在海里。黄昏的时候父亲便来接我,三轮车上潮湿空气带来黏黏的风,把我的思绪随风带到城市的角落里。我傻傻觉得,自己会这样一直幸福下去,从未如此盼望夏天的来临,像是奔赴一场约会一样期待第二年暑假。然而,却在那年暑假,遇到弟弟。
十五岁之后,父母的爱是属于弟弟的。我满怀期待终于又和父母在暑假相遇,父亲却不再带我吃粉去书店,而是让我给弟弟换尿布洗尿片。不知是我小看了农村无后为大的思想,还是高看了父母对我的爱,以至于我曾以为自己是独生子女的想法看起来更像是笑话。自从弟弟出生后,每年的暑假便不再属于我自己,从屎尿布到婴儿车散步,再到他幼儿园带着他玩。父母也不再肯为我多花一分钱,大学的学费也让我自己助学贷款解决,后来也是工作后我自己还掉的,每学期给一两千的生活费,以至于为了生活,我不得不逃课打工,无论是节假日还是周末都奔波在打工的路上。从毕业到现在,最怕的就是父亲打电话过来诉苦,因为他下一句就是没钱了,像是泥潭一样把以爱的名义吸走我为数不多的存款。
二
父亲是在苦难中长大的,他对于贫穷的理解按理说应该更为透彻。然而,由于小学都未曾毕业,像是牧羊的少年希望儿子也牧羊一样,思维固化,困在自己农村的迂腐思想中挣扎一生。
父亲是遗腹子,奶奶一个人养着四个儿子,就无法把爱全部都给他。他不爱学习,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听他说起当年的故事是真的苦,十来岁的时候就跟着奶奶拉着板车徒步走几百公里去做生意,卖自己家烧制的陶器,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徒步十公里已经开始脚底生泡了,更何况那时候穿的还是底很薄的布鞋,板车上的陶盆也有上千斤。
那时候结婚不像现在彩礼如此沉重,但是还是需要三间大瓦房遮风避雨的。父亲年轻时候挣的钱,大都给了三个哥哥们盖房子结婚了,到他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那时候,愿意和他相亲的只有身上有残疾的,或是心智不全的姑娘,他最终选择了我的母亲,一个相对来说,也不太聪明但还尚能照顾自己的姑娘。
日子随着我和我妹妹的出生,终于可以相对安稳下来。妹妹却查出来白血病,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讲,白血病都足以压垮一个城市中产家庭,更何况二十几年前的农村。父亲由于压力变的非常暴躁,时常会打骂我和我的母亲,由于给妹妹治病,借钱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我们家像是瘟疫一样,所有的亲戚都避之不及,就连我的亲外公,都看不起。我曾看他抱着孱弱的妹妹偷偷流泪,却又在我跟妹妹一起出去玩,妹妹不小心摔倒后病情加重,对我重重地打骂。他像是充满了气的气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因为压力而炸开。
妹妹走后他虽悲伤,但是日子总算不是越来越往下走。他拼命挣钱,我作为独生子女那四年,是他的高光时刻。他还完了所有的贷款,还攒了些钱,脸上慢慢不再那么凝重,偶尔会和我开几句玩笑。可能挣钱的错觉使得他重男轻女的思想再次萌芽,渐渐忘记了养儿育女的痛苦,他在四十多岁的年龄,有了我弟弟。
有了我弟弟后,奶奶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照顾奶奶,他选择回到老家。然而老家除了种地并没有更好的营生,他选择用自己的存款养殖。一开始养了猪,然而那几年猪肉价格下行,杀好的猪价格一度降到十块一斤,于是赔了。后来又找我借了钱开始养鸡,他并没有养鸡的技术,以为养殖是自己想当然的那么简单,近两千只鸡,最后死的还剩两三百只,又找我借钱买鸡饲料。以至于现在,养鸡他也做不下去了,准备换行,不仅赔掉了自己所有的存款,还借了很多钱,我家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弟弟的学费从去年开始就交不起了。
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已然非常渺茫,而弟弟今年12岁,慢慢步入青春期。娶妻生子说远也不远了,他时常像阿Q一样,一会觉得让我弟顺其自然,如果弟弟出息了,就自己挣钱娶媳妇,如果不行就光棍好了;一会又觉得不能放任不管,自己这是害了弟弟的一生,还是要教育要挣钱给他娶妻生子。然而只是想想,从未见他行动。
三
现在网上常常铺天盖地地讨论女权,有些人打着女权地旗号却又做着依附的行为,但是对我来说,真正的女权代表,必然是我的奶奶了。
小时候,奶奶对我管教过于严厉,我总是害怕她,青春期的时候也常与她对着干,好像她说的每句话都是错的。我是与奶奶一起长大的,现在想想,她总是有着坚毅的眼神,那个年代的妇女主任也算是职业女性,做事杀伐果断从不拖泥带水,年纪轻轻丧夫之痛并没有压垮她,一手带大四个儿子并为他们娶妻生子,六七十岁的时候又开始带我,最后躺在床上不能动,弥留之际还是等到我结婚后才舍得离开,如果说这世上谁是全心全意纯粹的爱我,只能是我奶奶了。
奶奶开始养我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然从妇女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她并不像其他的老人家一样,等着儿子打钱过来,而是带着我,到集市上卖布,坚持自己挣钱花,不依附于任何人生存。虽然挣得不多,但还是够我们娘俩生活开支用的。
从小教导我要独立,她和父亲不一样,她眼神里从未有过犹疑,会在我被欺负得时候拉我到人间家里讨说法;会在我调皮捣蛋偷了邻居家树上桃子的时候整个村子追着我打,并拎着我到人家家里道歉;会在家里出现蛇的时候(那时候农村到处都是荒地,很多小动物),拎起铁锹就铲出去,并告诉我坚强;会在农忙时,一个七十岁的老人像男人一样收麦子,晒干装起来;会让我跟她一起用自己家种的麦子去磨面粉,拉个板车穿过长长的乡间小路。她活在毛主席的光辉下,就像是那个时代里圆圆的脸蛋带着红晕的画报一样,额头上清晰的写着几个大字:“妇女能顶半边天”。
奶奶虽然很重视教育,但是他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才的,于是她把全部希望放到我的身上。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会滴到一米多长,五点多的时候,她按时起床为我做好早饭送我上学。那时候农村重男轻女思想非常严重,人们都觉得女孩子不必有那么大的学问,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最终还是别人家的人,没有必要浪费钱培养。于是在我升高中的节点上,村里人就劝奶奶不要让我上高中,读个中专以后有个傍身的技能就可以了。奶奶听了后把那人痛骂一顿,毅然决然说我必须读高中,不可能断了孩子的前程。
后来要结婚的时候,男朋友并不是老家的,虽然在一个省,一南一北也是相对很远。父亲很不愿意这门亲事,觉得嫁的远了,以后娘家有事就无法再便捷地提供帮助。奶奶却苦口婆心的劝爸爸,说二女大了由不得父母,总不能一辈子把孩子拴在身边,她自有她的活法。她一生都活得透彻,却异常艰辛,最后走的时候也卧床几个月很痛苦,然而她一生坦荡,令人佩服。
四
弟弟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是我平静生活的定时炸弹。
父母都不懂教育,可能是老来得子的缘故,他们对于弟弟都非常溺爱。妈妈每天吃饭,会做好饭端到弟弟身边,等他吃完再端走,遇上不爱吃的饭弟弟就不吃,妈妈怕他饿着就给他钱让他买零食吃。父亲对于弟弟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一开始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买什么,虽然穷,但是儿子不能跟着受苦,就连弟弟偷偷用父亲微信的钱买东西他也不生气,觉得儿子聪明,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学会了网上购物。
父母识字不多,教育理念又与现代教育格格不入,觉得孩子学习的好坏全凭自己,他们从未操心过我不也考上了大学,以致于弟弟今年小学毕业,小升初考试考了二十几分,他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多年的浸淫,弟弟已经不受他的管控了,弟弟不仅整个灵魂都锁在手机网游里,缺乏基本的感恩之心,对妈妈说话也是吼着说从不正常讲话。不仅如此,才六年级已经早恋一两年了,父亲竟然一概不知,我告诉他的时候不肯相信,觉得现在的孩子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小学生懂什么谈恋爱。
现在的情况是,弟弟可能考不上任何一所初中,只能回到村里那个每年都考不上一个高中的初中靠着义务教育就读。而父亲的严重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光芒,他像是背负着一块大石无法行走,而年纪越来越大,不知何去何从。
如果弟弟不是突然灵魂开窍,按照他现在的成长路径,初中毕业后就面临无学可上的境地。我家地处皖北农村,近年来彩礼之风盛行,初中毕业后的男孩女孩们,十几岁便被父母安排相亲生子。不知道未来弟弟可能走上父亲当年的路,他是开心还是觉得难过。
人生就像是循环,走不出的柴米油盐,只有贫穷是恒定的。那些活在别人故事里的逆天改命,像是彩票一样,给了芸芸众生追求的希望。但大多数人却像是追求一个彩色泡泡,等太阳出来了,它就破裂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