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没变,为什么长大后却感觉时间越过越快呢?
1.对时间的关注度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活要简单的多,没有那么多琐碎复杂事物来干扰,因而对事情的细节关注度明显高于成年人。对于时间也是一样,比如由于他们一直盼望着过年,因而从进入腊月甚至更早的时间就掰着手指开始倒计时。
相反,成年人则忙碌的多,各种生活、工作及其他琐事塞满了整个生活,因而无暇专注于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对于多数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时间观念会进一步淡化。
2.体内生物钟
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具有自身的时间节律,这就是所谓人体生物钟。比如,昼夜节律、心跳呼吸节律、某些代谢节律等。
人们对时间体验以体内某种生物钟作为参照标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而,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新陈代谢减慢,心跳和呼吸也就相应的减慢;相反,在儿童心跳呼吸速度显著快于成年人。如果我们对时间的感受以心跳呼吸速度作为参照标尺,那么随着年龄等大,自然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3.新鲜感
当你第一次体验事物时,你的大脑需要记忆处理很多细节,时间就显得长,而当事物对你来讲不再新鲜时,时间就过得很快。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路却似乎要短得多。原因是,去时走这段路对你来讲是崭新的经历,景象路标都是你第一次体验,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事物进行处理记忆,时间就显得过得很慢,路似乎挺长。回来时,景象路标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就似乎短了很多。
对于包含更多新信息的刺激,我们的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从而使感受到经历的时间更长。人生也一样,当我们是孩童时,世界是全新的,几乎每天都要学习体验新东西,时间过得就很慢。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自以为)对于世界就越来越熟悉,生活里的新东西新事物越来越少,时间也就过得越来越快。
4.“相对论”
人们衡量时间的另一个参照标尺是已经经历时间的长短。对于一个 2 岁的幼儿来说,1 年就是他所经历生命总时间的一半,那么他对 1 年的体验自然是漫长的。到了 10 岁,1 年意味着他所经历生命的10%。如果有幸活到 100 岁,那么 1 年仅仅是生命经历的 1%,1 年时间的体验将比 2 岁的孩子快 50 倍,自然是飞速流逝。
另外,两个在生活中还可能碰到的关于时间的疑惑:
1.三岁以前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是婴儿的大脑负责长期记忆的地方还发育不完全,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一项有关童年记忆的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他们回忆的形式并不成熟;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2.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大多发生在25岁以前?
一项最新的对退休人员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回忆起的人生里最美好的记忆都发生在25岁之前。这项研究开辟了所属领域的先河,主要利用了“自然主义方法”——被试者被要求在30分钟内描述自传,研究人员搜集自由流动的故事。研究发现,大多数人记得的重要事情大多发生在25岁之前。
为什么成年人记得的事不是发生在30~70岁?25岁之前有什么特别事情让他们如此念念不忘?科学家认为,人们大多通过值得眷念的事件来权衡时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称,人们用“第一次”来权衡时间,譬如第一天上学、初吻、初夜、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旅游。而这些最值得记忆的事件大多在25岁以前就完成了。
塑如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