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音课把我逗笑了,一位资深的皮肤科医生主讲的防脱发课堂,其中一节课推荐不同发质的人怎么选洗发水和护发素。
她在课堂上讲,选择洗发水要看你的发质。如果你是油性发质呢,就要选择控油的洗发水,洗了之后会让头发干涩的那种。如果你是干性发质,要选择滋润型的洗发水。如果你是混合型的发质,就要选择偏中性的清爽洗发水。
以上基本上是这位医生的原话了。我为什么一听就乐了呢?明明很有道理,你看跟化妆品专柜的柜姐告诉我们的护肤一个原理,连明星和美妆博主也都这么讲过,没毛病。
放在3年前,我肯定就信了。完了以后,像我这么爱分享的人,一定是在下一次闺蜜间聊到这个话题时,很中肯的推荐给她们这个非常好的选择洗发水的方法。
来,咱们盘一盘这一套方法是不是可行。如果你拿护肤的逻辑套过来,可能说的通,但这必须有两个前提:
1、发质和脸皮是同样的养护标准;
2、市面上流传的护肤逻辑是正确的;
如果稍微有点生物学常识(或者医学常识)的人,就很清楚,头发就是角蛋白组织,没有毛细血管没有神经组织,人家根本就没有生命。发质的好坏,取决于合成头发的当下,头皮是否健康、营养是否充足。只要是已经长出的头发,就已经定性了。
客观的说,发质是比较稳定的,除非你烫染折腾一气。发质或者粗壮、或者细软、或者枯黄。所以就无所谓发质的油性还是干性了,这根本是无稽之谈嘛。
唯一决定性的因素在于头皮,无外乎你的头皮是不是油腻。而头皮是否油腻,洗发水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和决定性因素,什么滋润、控油、清爽,最后不都要把头皮洗净吗?这就跟洗衣服的时候,你问,洗衣液重要还是洗衣机重要 一个道理。在清洁这件事上,洗头的方法和洗头水同样重要。
头发是头发,脸皮是脸皮,根本不是一个品种。
这么看来即使是皮肤科医生,对于自己的专业和常识结合那一部分,依然会被毫无知觉的带入判断谬误区。
对于肤质的判断,大家听起来已经很熟悉了,简单套用发质,搞定!而市场上出现相同逻辑的产品,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就是钻了人们已经熟悉观念的空子,简单套用了而已。
我想皮肤科医生一定不是故意开小差,或者故意用这个思维的小游戏迷惑听众。这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来说可能性极小。
所以一般情况下,大众会不加判断的就接受这一“科普”,为什么不相信呢?
1、这是医院皮肤科医生说的话,权威;
2、医生说的话 ,一定是经过科学实证的;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思维,那么有没有想过,万一医生说的也不一定正确呢?
科学求真的态度在特定职业领域里,的确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我们不去思考全盘接收的借口。
很多问题都是如此,所以如果带着脑子带着自己的判断去观察周遭世界,真的不少地方令你大跌眼镜。我们有很多地方都是常识谬误,比如:
医生=权威
权威=正确
老师=好人
女强人=不幸福
真的一定是这样吗?不见得。但就是有人前赴后继的相信这个逻辑推导,于是这些天真的人前赴后继的在某些地方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尤其是健康医疗领域。人们在遭遇健康威胁时,在权威面前普遍会主动丧失理智。病急乱投医,这是人性。莆田系、百度医药频道,你懂。
所以我的本意肯定不是要指出这位医生的常识错误,重点在于说说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哪怕是在洗头这件小事上,也要独立思考。
因为我最近在研究防脱这个领域, 当然要学习很多了。于是免不了的就会去找大量的资料学习,从书籍到论文,从医生到养发馆的洗头小弟。什么样的科普我都了解一下,众说纷纭,讲什么的都有。
于是,就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脱发的人求助于网上后,都觉得更迷茫了。因为不知道听谁的 。
如果没有判断力,逻辑里不清楚,一股脑的接收来自外界的信息,不冷静思考其是否可行,真的就容易迷茫。反正,天真的人容易付出巨大的代价。最终不得不把自己的脑袋主动交给别人,连同头发。
过多的思考让人脱发,不懂独立思考,会持续脱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