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日更2024年4月24-日签982

日更2024年4月24-日签982

作者: X先生_未知数的X | 来源:发表于2024-04-23 05:30 被阅读0次

    后悔没有早点读书学习58:害怕错过

    今日,我们将探讨一个小理论,名为“害怕错过”(FOMO)。您是否曾深思过,是什么驱使我们不断刷新屏幕,热衷于参与各类热门话题?

    在西方社会中,近年来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FOMO,即“Fear of Missing Out”,在2013年被纳入牛津词典。它描述了人们因担心错过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事件(如聚会、八卦等)而产生的焦虑与困扰。FOMO的早期研究者、牛津大学教授Andy Przybylski指出,尽管FOMO并非新现象,但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其更为凸显。社交媒体让我们能轻易洞察他人的生活动态,且信息传播更为即时,人们在多个平台上反复看到相同的帖子,难以忽视,从而加剧了FOMO现象,使之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心理困扰。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FOMO背后的心理机制及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探讨其利弊。

    “资讯癖”(Infomania)现象:

    为何我们热衷于“多任务处理”的生活方式?

    Infomania,又称“资讯强迫症”,是与FOMO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它揭示了我们不愿遗漏任何可获取的信息,以至于时刻查看手机和电脑。我们担忧被人发现自己对某些事物“一无所知”。这一概念由Elizabeth Ferrarini在1984年提出,彼时电子邮件初露端倪。她观察到,电子邮件引发的信息碎片化导致一些人患上“资讯癖”,他们执着于阅读每一封邮件,并期望能迅速回复所有邮件。这模糊了工作与休闲时间的界限,我们似乎难以像过去那样清晰区分“上班”与“下班”。

    然而,Infomania在移动社交时代受到更多关注与研究,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普及后,人们愈发易于分心。我们常一边进行电话会议,一边浏览手机新闻;或是在聆听上司训话的同时,暗中进行网购。然而,驱动Infomania的心理因素远不止于此。《一起孤独》的作者Sherry Turkle认为,我们之所以享受随时随地“多线程”生活,与“金发姑娘原则”(Goldilocks principle)有关。该原则源自《金发姑娘和三只小熊》的故事,金发姑娘在三只小熊家中尝试了三张床,最终发现最舒适的是最小的那张。此原则常用来表示我们追求“恰到好处”的状态。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希望建立既在此处又在别处的连接,对每个方面给予不多不少的关注,这实质上反映出我们对控制力的渴望:“我不至于过分沉溺于某一关系,始终保有多种退路”,由此获得安全感。

    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的潜在问题,甚至以此为荣。然而,“分心”真的更好吗?

    2005年,Hewlett Packard在英国发布的一项颇具争议的研究显示,1100名“资讯癖”参与者无论何时何地,包括通话、会议及用餐期间,均频繁检查邮件和信息。研究结果表明,此类人群工作效率降低,睡眠问题加重,智商平均下降10个点,其对智力的负面影响被认为超过大麻。

    明尼苏达大学的Sophie Leroy教授针对习惯多任务处理的人群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在一段时间内放下手机,专注单一任务,多任务处理的实际效率更低。原因在于,人们在切换不同任务时,即使只是瞥一眼手机弹窗新闻,也会产生“注意残留”现象。即开始新任务时,我们的思维仍有一部分停留在前一项未完成的任务上。这就是为什么在过马路或驾车时,若忍不住查看手机,往往更容易发生事故,因为注意力效能显著降低。

    至此,我们可以明确,一心多用的生活方式并不理想。

    我们究竟害怕错过什么?

    那么,我们乐此不疲地刷新屏幕,究竟在害怕错过什么呢?

    Andy Przybylski认为,我们害怕错过的是“未知”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担心错过最新鲜、最有趣的消息,或是与人交往的机会。这就好比接听电话时,若有新的来电打入,我们往往会选择暂停当前通话,切换至新来电,因为新来电承载的信息是未知的。同样,朋友圈中未读的消息、未跟进的热点都是未知的,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或许从一条状态、一封信息开始,就能开启工作机遇、遇见人生伴侣,让生活变得更好。

    杜克大学心理学教授Dan Ariely则指出,FOMO的另一源头在于我们内心对闲暇时光安排的恐慌,担忧自己的选择不如他人丰富精彩。于是,我们可能会认为,法定假日若没有晒出蓝天白云的出游照片,“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然而,何谓“正确的休闲安排”呢?假设你历经一周辛劳工作,决定放弃参加聚会,选择在家沙发上追剧,却在朋友圈看到聚会照片,顿感周末被浪费。反之,你若选择出游,却发现本周有热播新剧,同事间热议不断,你又会因未能紧跟话题而懊恼。似乎无论怎样,你都难以心满意足。

    Dan Ariely表示,社交媒体使信息获取变得轻松,拉近了我们与信息的距离,从而加剧了我们的恐慌情绪。相较于信息获取困难的时代,这如同迟到2分钟错过航班与晚到2小时错过航班的区别,前者带来的遗憾更为强烈,因为我们觉得距离成功登机仅一步之遥。同样,朋友圈中获取的信息常引发我们对微小失误的深深悔恨。

    朋友圈削弱我们的幸福感

    1996年,Sherry Turkle首次在TED演讲时,主题为“庆祝我们在互联网上的生活”,而今,她认为网络正将我们引向不愿涉足之地。

    她指出,社交媒体催生了以下三种幻象:

    1. 我们在任何情境下都能获得关注。
    2. 我们的声音总能被听见。
    3. 我们无需独处。

    这些幻象正逐步侵蚀我们的幸福感。首先,当我们感觉自己被关注、被瞩目时,会更加在意自身形象,加剧与他人的比较。

    社会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提出,人类具有天然的自我评价需求,依赖外部反馈维持稳定、准确的自我形象。即便有量化指标,人们仍倾向于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我。在比较过程中,人们并非接受真实评价,而是无意识地、有选择性地进行比较。当他们需要肯定自我、增强自信时,会主动与较弱者进行下行比较;当他们寻求激励、提升自我时,则与强者进行上行比较。通常,与“略优于自己”的人进行比较最为健康。

    社交媒体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比较频率,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朋友圈无法自主选择比较对象,只能被动接受他人精心呈现的完美形象,并在无意识中以过高标准评价真实的自我。因此,我们极易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

    那些仅在朋友圈分享精彩瞬间的人,同样饱受焦虑。通过发布状态和照片来强化自我认同感的人,往往在现实生活中较为脆弱。那些光鲜的照片和状态是他们塑造理想自我形象、证明自身价值的工具。久而久之,他们可能逐渐相信,那个完美的自我即是现实的自我。

    2015年11月,澳大利亚一位18岁的网红少女Essena O'Neill宣布退出社交网络,清空了拥有57万粉丝的Instagram和25万粉丝的YouTube账户(尽管此举后来被质疑为炒作)。她开始为过去三年的旧照添加注释:

    “看似自然的比基尼照,实则我拼命收腹、扭曲身体、挤胸”;
    “一整天没进食,拍摄百张照片才选出一张无小腹的”;
    “拍摄这张照片时,我化妆、烫发、穿着紧身衣、戴着不适的项链,拍了50次才挑出一张修得最美的,求点赞”;
    ……

    她在YouTube上传了一段新视频,题为“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人”。

    在Festinger的理论中,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人拥有的越多,越害怕失去现有位置,正如排名较高者更惧怕考试失败。因此,如果你承认自己并非如此完美,或许能活得更快乐。

    Sherry Turkle指出,我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对社交媒体上构建和维护关系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尚未掌握如何有意识、有意义地与人互动。这就像每当新兴事物(如电脑、互联网)出现时,我们因未能完全驾驭而为其魅力所惑,反而被其主宰。

    因此,人们正在逐渐丧失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许多人更偏好使用短信、邮件沟通,因为面对面交谈无法对说出的话进行编辑,无法“展现我想呈现的一面”。尽管短信、邮件交流经过精心措辞,却丧失了通过交谈深入了解彼此的能力。

    社交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具备强社交属性的平台,彻底告别朋友圈几乎不可能。但请记住,你无法从朋友圈获取所有信息,无法紧跟所有潮流,无法彻底消除孤独感,也无法真正成为精心打造的网络形象。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真正满足于现实生活中的拥有——当我们实现这一点时,便是真正挣脱虚拟世界束缚的开端。

    今日电影推荐:《社交网络》

    导演:大卫芬奇
    豆瓣评分8.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日更2024年4月24-日签98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nzf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