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呼啸、寒冷刺骨,雪后的山城虽不至滴水成冰,但今日零下20度的气温也着实冻的让人够呛。走在街上的行人都戴上了帽子裹上了围巾,口罩上面只露两只眼睛,倘若他要不和你打声招呼,你还真认不出他是个谁……
送走两位患者后打开书本,看看中医脉诊。脉诊为“四诊”中之“切诊”,实际上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两种,而脉诊又分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
现在中医最常用的脉诊方法为寸口诊法,寸口又称气口、脉口,即前臂外侧桡骨处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脉分寸、关、尺(正对桡骨茎突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三部,两手都有,共六部脉,分别对应各脏腑。寸口诊法,即通过对寸口脉象变化来诊察脏腑气血盛衰的方法。
一般认为脉象(病脉)有二十八种,不过认真说来即多年老中医也不一定能一一分清,所以诊脉固然重要,但在临证时还应四诊合参,仔细推求患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是。
在清代江笔花先生所著《笔花医镜》一书中有首“诊脉歌”,该文约儿简,对诊脉知识有提纲擎领的作用,现分享给中医爱好者,如下:
诊脉歌
病人双腕仰,高骨定为关。
寸脉量虎口,尺脉准臂弯。
左寸心包络,左关胆与肝。
左尺司何职,膀胱肾系焉。
右寸胸中肺,胃脾属右关。
要知大肠肾,右尺自昭然。
口鼻一呼吸,脉来四五跳,此是无病者,平和气血调。
三至为迟候,六至作数教。迟则寒之象,数则热之标。一二寒愈盛,七八热更饶。
轻举得皮面,表邪脉故浮。若是病在里,重取须沉求。洪长徵实健,细弱识虚柔。
水湿并痰饮,清利又弦遒。紧促气内乱,伏涩气凝留。
妊娠中止代,失血中空芤。代脉中止,芤脉中空。只此尚易见,其他渺以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