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軟就耶夫斯基 | 来源:发表于2018-09-08 15:08 被阅读0次

花有百类,页有千篇。纵观前世万俗皆从一而始。


小时候没学习负数,总觉得“一”只是比“零”大的数字,查阅新华字典解释为: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替。随着长大,我对“一”有了更多的看法,放在长幼尊卑里是为大,放在数字里却又是小的。夹杂在词汇里,如“万里挑一”是无比尊贵; 如“一贫如洗”是极少贫乏; 如“一眼千年”是宏观久远的。


上学时力争第一,就是这个“一”,激励多少人昏黄下残留背影。它好像承载着太多的释意,褒贬不一,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同的释意。文字的魅力总是那么的讨巧,那么的恰逢其时。


道家老祖的《道德经》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变幻,九九归一。一种解释是“归根到底”,一种解释是“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但这些解释只是对成语本身意义的一种狭义的、单纯的理解,并没有真正诠释其深刻的内涵。其实,“九九归一”虽然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但不是原地轮回,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它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辨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佛语经书有云“九九归一、终成正果”。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要想“九九归一、终成正果”,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 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 :举一反三。可以看出的是“一”的位置举足轻重,万法不离。

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里有着很简单,很特殊的应用。即“一”代表“是”“可以” “赞同” “准备好了”。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游戏 论坛 即时聊天平台中看到网友们扣出的 “11111”“ 22222”。对于网络新手来讲,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与“一”相反的“二”我们可以理解为“否”“不可以”“不赞同”“没有准备好”。这种简单、 快速 、方便的表示自己想法,迅速在网络普及。

而更多时候我们把它夹杂在词汇里,去表达、去释意。
而我感谢这个“一”,它有多少次陪着我走过成长之路,有时是名正言顺的第一,有时却是在最后的“倒数第一”。

相关文章

  • 。一一,一,一,一。

    一,、

  • 一 一

    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雨 一水一万物 一星一宇宙 一字一文章 一书一世界 一读一微笑 一赞一知音

  • 一 一

    杨德昌《一 一》,早年曾看过一遍。 婷婷短发,白净,蓝色衬衫,学生裙,黑皮鞋,白袜子,学习很好的中学女生。温柔,懂...

  • 一 一

    给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找到了家!简书,我的新写作时光!继续,在流年里拾荒,禅落一身的光!

  • 一.一

  • 一.一

    一节车厢,一只行囊,肯为当时一念疯狂。 一根点燃,一缕惆怅,不许未来一片迷茫。 一眼远看,一众不详,哪知各位一去何...

  • 一(一)

    我叫一,总有人喜欢在背后说我,因为很多时候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很多人都说我很孤单,看起来很可怜,但我觉得很奇怪,他们...

  • (一-一)

    白天不看书晚上开灯照亮全宿舍的sb们该睡了

  • 一梦一寻(一)

    01 你在想什么?宝贝。” 一个磁性而温柔的声音传来。一双温柔的手轻抚我的头,这温暖使我从漫天的思绪中挣脱出来。 ...

  • 一梦一浮生(一)

    我曾做过一个梦。 曾梦见你给我画了很多很多的画,写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 我看信看到很感动很感动但却很悲伤。 但我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ak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