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原来《天龙八部》中慕容复想复辟的是这个政权
主讲:姜鹏
公元350年石闵推翻后赵统治,建立了一个叫做冉魏的政权,但是这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很短仅仅延续了三年。在公元352年,冉魏被一股鲜卑族势力所灭,当时这只鲜卑势力的领袖叫慕容儁。消灭掉冉魏以后,慕容儁就自称为燕皇帝,建都蓟城,也就是今天的北京。慕容儁所建的这个政权,史称前燕。
虽然慕容儁在公元352年才正式称帝,但是慕容家族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积蓄力量,为自立做准备。早在三国时期,司马懿曾在辽东头讨伐公孙渊,而慕容儁的先祖就在司马懿的队伍当中,战争胜利后,因作战有功,慕容儁的先祖被封了王,并且在今天辽宁义县附近建国。等到永嘉五年,也就是公元311年,中原地区爆发了永嘉之乱,很多汉人忍受不了频繁的战争,就携家带口逃到了辽东和辽西。当时慕容氏的领袖,也就是慕容儁的祖父慕容廆,他看准了这个时机,兴建了许多城市来吸引和安置这些汉族流民,这些汉人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技术。慕容廆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慕容皝继立。当时东晋碍于形势,破例封其为燕王,而燕国名义上类似晋朝的异族王诸侯国,但拥有绝对的治国权,实际充当着一个异族的强巨。慕容皝掌权期间,燕国的人口众多,但统治地区狭小,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慕容皝下令把过去的田苑、猎场开放,任凭流民们耕种。所以经过慕容廆慕容皝两代人的积累,燕国的人口,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慕容皝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慕容儁继立,慕容儁在称帝后,就断绝了和东晋的联系,并且计划出兵消灭当时的两大敌对势力,东晋和前秦,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在野心的驱使下,慕容儁下令,首先检查前燕境内全部州郡的户口,每户人家只留一个男丁,其余男性全部参军。这样一来,慕容儁麾下士兵的人数多达150万人。公元360年慕容儁在邺城检阅部队准备出兵,但遗憾的是,没过多久,他就因病去世,时年仅42岁。
慕容儁英年早逝,他的第三个儿子慕容暐即位的时候非常年轻,只有11岁,身边必须得有一个信得过的辅政大臣。慕容儁临死前,命令自己的弟弟慕容恪充当这样的角色,所以在后慕容儁时代,慕容暐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却是他的叔父慕容恪。
在慕容恪掌权的七年时间里,前言可以说是渡过一段稳定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当中,前燕不仅政治局势相对稳定,而且随着几次军事行动的胜利,国家领土不断向南拓展。在成功夺取洛阳以后,前燕的势力范围直逼淮北地区,从东晋手中夺取了中原地区的掌控权。
但是国君年幼就是有这样一个缺点,假如辅政大臣能力强,那么国家可以稳定的度过一段时间,但是如果辅政大臣能力弱,品质差,那么国家很容易走向衰退的道路。慕容恪在执政七年之后逝世。继承他的位置的是少年皇帝慕容暐的叔叔慕蓉评。虽然在前燕政权当中,政权当中,暮云评的资力很深,也取得过一定的功绩,但是晚年的他却显腐败无能。恰好此次东晋的桓温发动了北伐战争,试图夺回被前燕侵占的土地。刚刚更替了掌权者的前燕可以说是内外,面临大敌。
东晋的军队来势汹汹,先锋部队直抵枋头,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浚县附近,这里距前燕的都城只有不到200里的路程,当时的皇帝慕容暐和辅政大臣暮云评在得知了这个情况以后都十分恐慌,觉得都成肯定是守不住了,于是选择放弃防守准备迁都。但是前燕政权当中有一个叫做慕容垂的人,他是慕容皝第五个儿子。当即就对皇帝说,我请求率军出击,假如我真的没能取胜,没能抵挡住东晋大的攻势,你们再逃也不迟。于是皇帝慕容暐就委派慕容垂到前线迎战。
东晋的桓温虽然攻势很猛,但是内部矛盾重重,在慕容垂和桓温交战之前,前燕就有两位大臣讨论过这个事情。其中一个叫做申胤的人预测说,桓温现在声势浩大,看起来会有所作为,但是在我看来,他是一定不会取得什么功业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现在的东晋其实处于一种衰微的态势当中,而桓温又专擅国家的权力,这样一来,东晋王室的那些大臣们未必都会和他同心同德,所以桓温的得志,是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也一定会在暗地里做些手段,阻挠桓温事业。第二,桓温依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而骄傲,一点都不善于变通,现在他率领大军挺进北方,却不敢主动出击寻求胜利,而是指望着双方僵持,消耗我们前燕的力量,但假如东晋运输不利,粮草不能及时到达,他们一定会不战自败。
不久之后桓温和慕容垂在前线接触,战争的结果真的像申胤预测的那样,东晋败退,前燕取胜。那么按照常理来说,慕容垂就是战争功臣,理应得到重赏,毕竟是他力挽狂澜把前燕从危亡之中挽救回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辅政大臣慕容评嫉妒贤人,不仅压下了慕容垂的战功,还试图将其杀害。无奈之下,慕容垂只好率领自己的儿子和轻信逃出前燕,投奔了当时的另一股势力前秦。前燕内部政治局势的混乱和统治集团的昏庸由此可见一斑。
从慕容垂逃离前燕以后,前燕就逐步逐步地走上了下坡路,这个国家的主要问题在于统治阶层内部的腐化。《资治通鉴》在介绍前燕当时的情况时,概括说“是时太后侵桡国政,太傅贪昧无厌,货赂上流,官非才举,群下怨愤”。就是说当时的太后总是干涉扰乱国家的内政,太傅,也就是慕容评,总是贪得无厌,在这两个人的影响下,贿赂财富的现象屡屡出现在上流阶层,官员们也不能按照才能进行常规选拔,群臣百官一片怨怒愤恨。
这是后世史学家的概括,那么生活在前燕时代的官员又是怎么评价的呢?当时前燕的尚书左丞曾给皇帝上疏,列举了前燕的三大问题。他说,“第一,国家没有很好选拔地方官员,也没有一个像样的考察标准和赏罚措施;第二,官多民少,官员对人民的骚扰太频繁,搞得百姓民不聊生;第三,官吏总是以各种借口搜刮民脂民膏,以饱私囊”。所以咱们可以看出来当时前燕的问题非常严重,上到国家重臣,下到地方普通官吏,都存在着品行不端,能力不足的缺点,按理来说,身为皇帝的慕容暐应该感到自责和恐慌,更应该及时的做出应对和改变,然而这个时候,这位年轻的皇帝又处在一种什么状态呢?
史书上说,慕容暐“后宫之女四千余人,僮侍厮役尚在其外,一日之费,厥直万钱”,整个前燕处在那么糟糕的状态下,皇帝却每天拿出“万钱”去供养后宫和仆人,极尽奢华,心思完全不在朝政上。
这样一个王朝是没有理由不走向灭亡的。公元370年,前秦派出王猛等多位将领,共率军六万余人进攻前燕。本来前燕和前秦兵力相差不多,在战争中前燕也并没有处于下风,但是由于众人对贪婪卑鄙的慕容评当权这件事很有意见,最终军队当中人心离散,战争也没法打下去了。等到这一年的九月,慕容评亲自率军和王猛的军队相持,结果两军对阵,高下立判,王猛趁机派人烧毁了前燕的粮草辎重,一时间火势大起,连在都城里的皇帝慕容暐都能亲眼看到冲天的火光。粮草和辎重都没了,身后又是都城,慕容评只好率军硬着头皮率军冲上去,结果一战下来,前燕五万士卒被杀,十多万士卒被俘虏,燕军主力就这么被消灭殆尽了。
不久以后,前秦苻坚和王猛合攻前燕的都城邺城,在公元370年的十一月,皇帝慕容暐觉得邺城朝不保夕,恐怕是守不了多久了,就带着十几个随从偷偷逃跑,结果被前秦追兵俘虏,随后苻坚进入邺城,前燕正式灭亡。
公元285年,慕容廆成功统帅部族 ,公元352年,慕容儁击败冉魏,建立前燕。这之间一共经历了68年,三代人的努力。而从公元352年前燕建立,到公元370年前燕灭亡,只耗费了19年。
在前燕灭亡之后的六年,另一个政权前凉也走向了灭亡,但与前燕不同的是,这个政权足足延续了76年,也是整个十六国时期当中,存在时间最长的国家,那么这样一个政权,又是怎样走向衰落的呢?我们下一讲再来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