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学之形成
本书所称“道学”,就是我们所称的宋明理学又称宋学,理学,性理学,程朱学,濂洛关闽之学,书中梳理了自北宋初到南宋的政治动向,思想流派,思想家的思想变迁,思想家与思想家之间的相互影响,传承与发展,讲述了道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具体是以二程为中心,以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人物关系,政治去向,学术派别为展开线索,从二程所处时代前后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欧阳修、陈襄、胡瑗、周郭頣,到王安石、苏轼、杨时、朱熹等人的学术思想为主线,对比佛教、道教,通过对道学论敌王安石之新学与苏轼之蜀学的辨析,又在对二程高足杨时的叙写中展开了道学于南宋开始愈见盛行的情形,以及集大成者朱熹出现的社会及理论背景,对道学之形成作为系统而全面的论述。所讲所论广征博引,立论深刻,研究透彻,部分观点很有创见,将在宋朝时期,对道学之形成进行了条理清楚的梳理,对人物思想渊源的考证让人印象深刻。
全书共分七章,外加一序章和一结语。接下来就对其九个部分别进行论述与总结。
序章:在这个章节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对于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殊性,阐明了道学的产生过程与道学资料的独特性。
中国的思想史有其特殊性,中国的思想所记录的思想,往往作为思想史的一个环节而与具体思想有出入。个别的思想采取了在其时代有效的论证方法和表达手段,因此这些思想在后来被记忆的时候,其面貌就因记忆者的问题意识而被改变,同时,思想家们为了增强自己思想的说服力,就要阐明自己的思想具有思想史的必然性,思想,与证明这思想家之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史,被一起记述,结果也就牺牲了对思想史的客观记述,与此同时,中国的思想史记述,经常成为著作者表现欲望的牺牲品。
什么是道学,道学一词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而成为专指某一学派的固有名词,是挺晚的事。作者认为在道学的中心人物程颐的时代,并不存在一个叫做道学的有系统的学派,由于程颐比较长寿,而当时与程颐相近的一些思想家在他们死后,他们的弟子被吸收到了程颐周围,由此开始了才形成了具备系统的学派,那便是道学,而程颐在关于真正的道的学部的意义上作为普通名词使用的道学一词,在这这后才逐渐成为了专指一个学派的固有名词。所以道学就是以程颐为代表的思想家们的自成体系的思想学派。
第一章:北宋的思想运动。在这一章中作者梳理了庆历前后的思想动态,作为中央代表的欧阳修,和作为地方代表的陈襄的思想动向。
对于欧阳修的研究:对于欧阳修的研究的困难在于,他的各种话说这个都与当时的环境极具针对性,在不能完全追索其现实效果的今天,难以作出具体的描述。对欧阳修在思想史上进行定也是很困难的,因为他的论述,与其说是在时代的共同观念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思想的独创性,或对于时代的共同观念本身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他置身其中的新潮流的表彰,使其正当化,对于描述一种经过体系化的理论,自然就能呈现其整体的构架,但欧阳修的思想不具有这样的特征。欧阳修把理当作自明的东西提出,认为只有自明的理才是重要的,万物必然都有各自的理,与万物的多样性相应,这理也是多样的。他否认天天谴说,重视人事,关于性,他认为谈性的善恶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性之为善还是为恶都不能忽视修身,故若以修身为关注的焦点,则围绕性说而起的无效的混乱就可以消除了。
对于陈襄的研究:作者选取陈襄为呼应中央思想运动文化活动的代表,通过对地方对中央动向做的反应的考察,以这种视角来看道学形成,因为正是地方的状况孕育了道学的坯胎。陈襄作为在北宋五子的同时代出现的与道学相似的思想的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浓厚的表现出与初期道学者们近似的一面。陈襄主张性善论,他认为形而上的道德变化为气、性和形,在此以下,便是形而下,即我们可以经验的具体的世界,气上升为天,形下隆为地,性成为人,是五常之道,是世界全体的道的具体显现,因此人的本性是纯粹为善的。因此,圣人与一般人的性是相同的,两者的差别因情而也,情是因性跟物的接触而生起的,无论圣人还是一般人,都具有性和情,不过一般人的情,是不安定的,由此产生了恶,而圣人则能够用性去驾驭情。陈襄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的问题归结到了心境上。通过学问而到达那种心境。
第二章:二程的先行者。本章主要讲述二程的先行者,即程颐的两位老师胡瑗与周敦颐,通过对这两人的考察,来探寻程颐及其兄长程颢思想的来源,并且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考察,认为这两位老师跟二程之间都没有思想上的授受关系,真正开启了道学源头的,应该是二程,特别是程颐本人。
胡瑗:胡瑗通晓音乐,活动领域在教育方面,提出了明体适用的教育方法,他擅长《易经》,对于《易经》的解释属于义理易,他对《易经》的解释的特征是将《易经》当作当时士大夫生存的方式的直接依据来进行解释,《易经》被绝对的平明化了,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日常性的教诫。而程颐对胡瑗的《易》解有一定的继承,虽然如此,但与胡瑗只用单纯的类比关系来联结天地自然与人事相对,程颐却能用理的思想来加以贯穿。其议论延伸到了包含人伦在内的万物庶事的基本存在方式。程颐对理的理解达到了与事物的分殊同时成立的理一的程度,由此才能获得将天地人的全部加以一贯的逻辑性,而相比之下,胡瑗还只停留在关于人事的个别议论上。
周敦颐:首先作者对二程与周敦颐之间的关第进行了详细考证,由于传统周程授受的观点认为周敦颐是宋代道学的始祖,但作者认为周敦颐并不是宋代道学的始祖,所以对周程授受的观点进行了再次考证,并得出结论认为虽然二程曾经受学与周,但最后是其所自得者多,而否定了周程授受的观点。接下来作者通过对周敦颐的两个代表作即《通书》和《太极图说》的检讨,来研究周敦颐的思想。而借于对周敦颐的思想来源的研究,作者又依次考察了种放,穆修,李之才等人。对已知的几种太极图进行了一一介绍。
第三章:程颢思想的基本结构。在这一章中,作者以五个方面来说明程颢的思想特征,并与程颐的思想进行了对照比较,这五个方面是:天理、善与恶、对佛教的意识、万物一体与敬、气。
程颢自夸天理是自家体贴出来的,但是天理究竟是什么却并不是非常清楚。而对于善与恶,程颢则以过或不及来把握,并以对的关系的普遍性来说明善与恶的存在,他认为无论是四季的运行还是人类的行为,多不都会有脱离常规的现象,而且,这种脱离常规的现象的存在,也不曾超越像对的关系之类的理法,因此,就像阴的增加必然导致阳的反比例的消减一样,善的增加也会导致恶的消减,随着善的扩张,恶不断被消减。而所谓善恶,是在人类与世界发生关系之中产生的,如果人类能正确地处理与外界的关系,恶就可以消减,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对象的外界的状况没有伤人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相关的人类。对与佛教的意识,程颢认为主张眼前世界的法则、秩序是实在的,心的安宁不能通过拒斥外物而得到,对于外物的态度应当是有即有,无即无。而程颢的万物一体的仁的思想是将对已、对他的意识同时消灭,最终在全不夹杂自他竟识的情形下,保持内心对外界的自然反应。而所谓气,则是其生生不息的贯穿于万物一体的境地之中的。
第四章:程颐思想与道学的登场。在这一章中,作者开始介绍作为道学始祖的程颐的思想,通过与朱熹等人思想的对比,聚焦在理一思想,理气二元论,和易传思想对程颐的思想进行考察。
程颐的理一论的要旨是物无不有理,物虽不齐而其理则一,并且物不光指眼前的事物,也可从一身之中体认,其所主张的理一,是以一这个字所意味着的万物一体观为根底,而将万物一体的一进一步提示为理之一。
第五章:道学与佛教、道教
在这一章中主要论述道学与佛教和道教的关系,两方的互相吸收、影响以及异同问题。
对于佛教中的华严教学与道学的关系问题,还存在很多不清楚的地方,要思考这个问题,就应当调查道学者们所拥有的与华严宗相关的教养内容,以此为线索进行考察,除了这种证实研究,还要对思想结构进行比较研究。首先道学对佛教从很多方面进行了批判,如二程根据止来批判佛教,佛教一味地趋向完无的心境,但外界如人们看到的那样实在,其中俨然存在着秩序,在二程看来,只有完全遵循这样的秩序,才能真正摆脱一切执着。他们将华严经的内容视作与禅宗的禅定相类似,虽然阐说了心境空无而获安宁的止,但却不及易经艮卦里所说的安住与世界固有秩序的止,并且缺乏对于同时成立的个别作用或秩序的认识。而对于道教,程颢屡屡引用医书来说明万物一体,而医书在内容上与道教是有关联的。而程颐通过禀气和气化,将天地之气与人身之气关联起来,这其中也有受到道教的影响。
第六章:对立者的思想。 在这一章中,作者主要介绍被程颐所仇视的王安石的新学,与苏轼的蜀学的思想。探讨了王安石的《周礼仪》《字说》的特点,制度论,一道德的含义,并对比了王学与道学的关系。而对于苏轼的思想则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即:道、性、天与人、科举、佛道。
对于王安石来说,文字所具有的体系性是探索自然之体系性的唯一窗口,所以特别富有意义,因此他试图通过对制度与文字之体系的把握,为人类关于天和人可以获得的共识画一个界线,并阐明其具体的内窜,他相信从制度整体的组织性来考察每一个制度,从文字方面分析其名称,便可得到具有客观性的解释。而道学与王学之间存在着关怀领域的共同性与思路推展方式上的分歧,也就是说是把对伦理价值的完全理解当作涉及制度问题的前提,还是从对制度和文字的理解出发,归结到伦理价值的发现。而对于做为文学家比做为思想家更享盛名的苏轼来说,无前提的将其思想判定为文学性的对他来说将是片面的,而通过分析苏轼关于道、性、天人、科举、佛道的言论,则可以接近其思想领域的问题,而这些领域也是与程颐的理论发生下面冲突的领域,苏轼赋予了水在生成论上很大的意义,而且水能反映出这个世界的道,困此水的样态也就是圣人、君子的心态。水的样态同时也是道体现于心时的模态,作为宇宙始原的道,与作为心应该遵循之原理的道重合起来,而水虽然还不是道本向,但因为水是映现着道的具体形象,所以心也就应该做到像水那样。而道不能被对象化,只能与之自然地合为一休,而易是把握眼前世界之吉凶得失的规律,与此相对,道则是先于此规律的原理,虽然在这个世界中发生着作用,却不可能被认识。
第七章:道学的形成与展开
在这一章中作者企图通过考察程颐及其处身其中的时代状况的变化和周围的反应,来探索道学及向社会渗透的深层原因。对程颐晚年生活的变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追溯。并在对二程高弟的叙写中展现了道学日渐盛行的状况。
结语:这是本书的最后一个章节,作者对在道学形成后,在南宋时的朱熹,在道学上的地们以及其道统论做出了探究。但不得不说,本书的中心议题是以朱熹出场前的道学形成史,并不以朱熹为重点,因此,虽然朱熹是道学史上极重要的人物,,但却并没有对其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