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的第4次“知识跨年演讲”结束了,争议和谩骂声却纷至沓来,网上甚至流传出这样的段子,“年轻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与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品,其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我也不建议过度追捧“知识付费”,但把“知识付费”等同于“智商税”的嘲讽并不高明。
学者梁文道曾将当前知识付费平台类比为,“把艰涩难懂的知识向普通大众撬开一点儿缝隙”。
知识付费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大部分人把这种“碎片化”式的知识输入当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而掌握任何新知识或新技能,都要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01
《认知天性》一书中,作者用搭乐高积木的方法来类比如何搭建知识框架。
当我们拿到一套乐高积木时,里面是一堆零件,要按照盒子上给出的图片搭出一个小镇。这时,我们会把零件全部倒出来,然后进行归类,分堆放置,第一步,铺设出道路,以确定城镇的边界和小区的位置,第二步,把剩下的零件按照用途归类:住宅大楼的零件,学校的零件,医院的零件,体育场的零件等。
城镇的每个组成元素,就像知识或技能中的核心观点和基础概念,随着零件逐步到位,这些组成元素的特点会更加分明,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村镇。
假设有人把另一套积木的零件也掺杂进来,你在搭建村镇的过程中,会发现零件与建筑物不匹配,你会把它放在一旁,当做多余的东西,但也有些零件,你会发现可以拿来给已有的建筑物搭建附属设施(例如,街道的路灯、住宅区的大门等),从而赋予建筑物更丰富的含义。
拥有自己的知识框架的人也是如此,他们能够确认基础概念,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在面对碎片化的知识的时候,能够辨别哪些是无用的,哪些可以作为补充。
而没有进行过知识搭建过程的人,对碎片化的知识根本没有辨别能力,更谈不上去吸收,那些花钱囤起来的“知识产品”,只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引发更大的知识焦虑。
02
除了构建知识框架,《认知天性》中还总结出了很多基于实证研究的学习方法,是一本“学霸养成”的指南。
我这篇文章也只是把书中众多的理论和研究结论,摘出很小的一点分享出来,要想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认真研读这本书。毕竟,任何有效的学习都是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