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故事里的事
时也,运也,命也!开元最后一位“不会做人”的贤相张九龄

时也,运也,命也!开元最后一位“不会做人”的贤相张九龄

作者: 经典拾要 | 来源:发表于2020-07-10 07:31 被阅读0次

    ——罢相风波——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5年,唐玄宗李隆基希望尽快还都长安,中书令张九龄上奏,当时正值秋收,要是出行,会影响百姓收割作物,并坚持要唐玄宗等到入冬。两人因为此事争持不下,唐玄宗心里非常不愉快。

    要还都长安,又不能影响百姓秋收,怎么办?唐玄宗找不到说服张九龄的理由,张九龄也想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只知道直谏阻止。但善于揣摩圣意的李林甫想到办法了。

    李林甫私下对唐玄宗说:“洛阳和长安是陛下的西宫和东宫,想住就住,为什么要挑日子!”于是,还都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奔赴长安。

    至于对两京百姓秋收造成的影响,李林甫也有主意,那就是免去两京当年的赋税。沿途又提拔奖赏地方官员,赦免罪犯。于是,唐玄宗一路上没有听到怨声载道,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

    老天爷也似乎有意帮助李林甫:唐玄宗离开洛阳那天,长安发生地震;回到长安不久,洛阳发生地震。那是顺应天命啊!这样,唐玄宗就更加认为,他和李林甫的决定是正确的。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张九龄,他的地位岌岌可危。但以直谏著称的张九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危机,依然我行我素,总是和唐玄宗唱反调。加上李林甫的谗言所惑,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6年,唐玄宗就把张九龄迁为尚书右丞相,免去了知政事。

    张九龄被罢相,曾得他举荐的监察御史周子谅便要弹劾牛仙客。他痛批牛仙客滥登相位,又责备御史大夫李适之坐观其实,漠不关心。李适之把周子谅的话上奏唐玄宗,唐玄宗大怒,把周子谅召来亲自责问。结果周子谅被杖责,然后流放瀼州,在往瀼州途中,周子谅伤重身亡。

    李林甫素来把张九龄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于是,他趁机向唐玄宗进言,称周子谅是张九龄所引荐,如此一来,张九龄就得了个“举非其人”的罪名。因举荐人才不当,贬为荆州刺史。

    于是,便有了那首“月夜怀念远亲”的古诗《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后来,宰相每次给唐玄宗推荐公卿,唐玄宗都一定会问:“节操、品质、度量能够像张九龄吗?”

    既然唐玄宗那么欣赏张九龄,为什么还要把他贬离朝堂呢?

    ——正不逢时——

    司马光说“张九龄尚直”。张九龄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正直,他处事恪守原则,说一不二。可是,在李林甫看来,张九龄是“拘古义,失大体”。

    诚然,张九龄是一位正直的贤相,也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可是,他生不逢时,以致当他担任宰相的时候,唐玄宗已经开始懒政了,逆耳忠言只会让唐玄宗愈加抗拒。

    好不容易才把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推向开元盛世,唐玄宗要轻松惬意地享受这一胜利硕果,他不再希望听到逆耳之言,更不想再自我压制。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开元初期的贤明皇帝,他急需的,早已不是张九龄这般贤良正直的能臣,而是李林甫、杨国忠那般圆润奸滑的佞臣。

    直言上谏,只会让唐玄宗越来越不快。

    唐玄宗要封屡立战功的边关守将张守珪为宰相。张九龄说,宰相是“代天理物”,“非赏功之官”,表示反对。唐玄宗说:“那就只给个名分,不实际履行政务,可以不?”张九龄回答说:“名分不能随便给,现在打败了契丹就封宰相,要是消灭了突厥,用什么来奖励他呢!”唐玄宗被驳得哑口无言。

    唐玄宗要封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宰相,给他一个尚书的头衔。张九龄说:“唐朝以来,尚书用的都是有经验的宰相,有道德的人才有资格担任,牛仙客只是只是一个基层官员,要是得到这个头衔,天下人会怎么说?”唐玄宗说:“那就封他个爵位吧!”张九龄还是反对:“太宗的时候,就定下了非有功不封的制度,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赏点财务就可以了,用不着裂地封相。”

    唐玄宗忍无可忍,生气地训斥道:“你不就是嫌牛仙客出身低微吗,那你的出身本来就很崇高?”张九龄顿一顿首说:“我出身荒野,承蒙陛下错爱,因为我的文学用我为相。牛仙客升任胥吏,目不知书。韩信只不过是淮阴一壮士,尚且羞于与周勃、灌婴同列。陛下如果一定要用牛仙客,我以与他同列为耻。”唐玄宗非常不高兴。

    第二天,李林甫进言:“牛仙客是宰相之材,怎么不能担任尚书呢?张九龄一届文官,拘泥于古代制度,不识大体。”

    张九龄心怀一腔报国热血,遵从礼节,但不懂揣摩圣意,还常常让皇帝难堪,这可是君臣相处的一大忌讳。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太不会做人了”。而李林甫却常常能替唐玄宗思想周到,也越来越得到唐玄宗的欢心。

    所以,还都长安不久,唐玄宗就免去了张九龄“知政事”之职,接着又把他贬到荆州,李林甫终于夺权成功。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8年,张九龄被封爵始兴县伯。一年后,他上表请求回家扫墓,在老家病逝。

    ——识人之能——

    张九龄去世,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担任宰相要职,唐玄宗开始荒淫无度,懈怠朝政,大唐王朝从此走向没落。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

    叛军一路势如破竹,不久就攻陷两都,唐玄宗带领群臣和杨贵妃出走避难,到了蜀地,才思念起张九龄的忠心。

    当年,张九龄劝唐玄宗斩杀安禄山,唐玄宗不同意,竟赦安禄山无罪。张九龄对唐玄宗说:“安禄山狼子野心,貌有反相,应该即刻斩杀,以绝后患。”唐玄宗却说张九龄以王衍识石勒的事枉害忠良,没有听取张九龄的意见。何况,安禄山当时可是在讨伐奚及契丹的大战中违反了军令,其罪当诛。

    张九龄虽有识人之能,可惜当时的唐玄宗已经对张九龄不耐烦,不愿意听取他的谏言了。

    ——半点小论——

    有人可能会认为,倘若唐玄宗诛杀安禄山,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了。其实,即便没有了安禄山,一样会有其他人造反。因为自张九龄之后,大唐王朝就进入君昏臣佞时代,先是李林甫,后有杨国忠,一个比一个奸佞,一个比一个欺君,一个比一个乱政,大唐王朝注定经此一难。

    张九龄当权期间,开元盛世到达巅峰,唐玄宗一门心思转向享乐,渐渐开始远贤臣、亲小人;张九龄罢相之后,小人开始独揽大权,祸国殃民,开元盛世从此下坡,大唐王朝走向倾颓。时也,运也,命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时也,运也,命也!开元最后一位“不会做人”的贤相张九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cp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