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可妈猫胖。闺女是ABC,现在3岁多,刚去上幼儿园(全英文的)不久。我们生活在美国硅谷。我自己是在中国长大读了本科,然后到了澳洲读硕士,目前住在美国。一直听着各种关于ABC的传闻。有好的,有不好的。亚裔的外表,却从小在美国生活的孩子们,究竟会遇到一些什么?直到我陪着我闺女长大,她所看到的,遇到的,确实很多是我从小未曾见过的。很多需要我重新学习并和她一起面对。就此开始记录。
第一篇就开始写这么严肃的话题,让整个气氛有些紧张。其实并不总如此,但是却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开始打算在简书上记录闺女的生活。以后会有很多很有趣,也很好玩的事情,欢迎你们关注。
我和闺女的沟通是畅快的,她什么都愿意告诉我,无论好的不好的。
今天上学的时候,妞拉着我的手:“妈妈我不想去上学。”
我看着她,问:“发生了什么事?”
妞默默然:“昨天小A说我是baby。小E也说我是baby。”
能看出闺女很不高兴,也很不开心。对于这点,我一直感觉很奇怪的。美国这边的Toddler(幼童,2岁以上其实就算是了)很不喜欢别人喊他们是baby,几乎每个孩子这样,无一例外。
在国内我们习惯喊很大的孩子叫“宝宝”,孩子们都甘之如饴。可是这边的孩子,2岁开始,就慢慢拒绝被喊baby。我闺女大概就是2岁左右,刚会说点儿词,在外面公园玩的时候,有人喊她“baby”, 她就会非常严正声明:“not a baby!" (这句话也是她自己组织的第一句英语,记忆之深刻)这个现象是让我觉得很奇怪的,以前我也见过很多小小孩,大概两三岁的样子,非常介意被喊“baby”,我一直以为是家庭教育,文化使然。但是我闺女在第一次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1. 没有去过幼儿园。 2. 几乎天天和我在一起。3.我从来没有去给她区分过baby和孩童的概念。
后来仔细思考,大概是在平常的绘本,和平常的介绍认知里,孩子们总觉得只有躺着不会说话不会动的婴儿才是baby,而这么点大的孩子特别在意自己是否长大了,特别希望他人渴望承认自己是长大了的。所以才很介意被喊baby吧。
而被美国同学喊"baby"(越大越如此),算是一种语言霸凌。被喊的孩子听上去就是“没用,啥都不懂,像婴儿一样”。 而闺女这次就遇到了。
当然这样的事情是我小时候没有遇到过的。我们可能被人喊其他,但是并不知道被喊"baby"心中准确会想一些什么。于是,我问闺女:“别人喊你baby,你怎么想呢?“
闺女:“我难受。我不是baby了,我是girl。”
我:“那别人为什么喊你baby呢?“
闺女:”我不知道,大概他们不喜欢喊我girl吧。”
于是我大概知道这件事,闺女只是觉得这么喊不妥,并没有太上心。但是,遇到语言上的挑衅,还是需要学会表达自己态度,阐明立场的。即使闺女现在的英文还并不好,句子说不长,很多单词也并不懂(对,ABC不是生来就会说英文的。相比英文,我们做父母的更怕他们的中文会丢失,所以都会先让他们在身边学好中文,再到幼儿园大环境里去学英文)。
闺女问:“那我该怎么和他们说呢?”
我:“你告诉他们,你们错了,我不是baby。如果你们会认为我是baby,你们自己才是baby吧?“
闺女点点头,然后坐下穿鞋。我也进房间拿东西。就听到闺女坐在客厅里边穿鞋边练习我刚刚教她的句子:" You are wrong! I'm not a baby...” 作为妈,心情是复杂的。很开心她这么小,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也心疼她,要自己去面对,去处理这些事情。
但是,孩子终究要长大,自己终究要去面对困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她去保护自己,阐明自己的态度,比我冲锋在前挡在她前面会更好。对于她来说,语言是一个坎。我每天陪伴她,都能感受到她很努力地去学英文,努力去和别人交流。而并不是像平常能听到的那样:“孩子很快的,丢到英文环境很快就学会了,都不用操心的。”
作为ABC,她在幼儿园也会面对不同文化和不同处理方式。而我能给她的,就是教会她如何用语言,用行动去自我保护。
刚刚妞从幼儿园回来,很高兴地告诉我说今天和小朋友们都玩得很开心。包括那两个说她baby的小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