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活的好像你是在活第二次一样,好像你第一次活的时候做错了什么。”
——维克多·弗兰克(1905-1997),奥地利哲学家。
要深刻地理解这句经典的格言,要从弗兰克的经历说起。他在纳粹集中营被关押了四年,期间被迫做过奴隶、苦工,还在犹太人大屠杀中失去了妻子和父母。
1945年他被美国军队救出来之后,弗兰克回到了维也纳,继续从事神经病学和精神分析的工作。这一年,他写了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讲述了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如何塑造了他的哲学,这本书此后成为存在主义的经典作品。
虽然他在集中营里每天都经历着恐怖的生活,但弗兰克仍坚信人拥有选择自己生命意义的自由,即找寻活着的理由,而找寻这个理由满足了人最基本的内心需求。
弗兰克写道:“每天,每个小时都给了我们做决定的机会,决定是否要屈服于那些威胁毁灭你的自我和内心自由的强权,决定是否要变成环境的玩物,放弃自由和尊严,被塑造成典型的囚犯模样。”
弗兰克由此创造的存在主义治疗模式——“意义疗法”,这个疗法的基本原则是,即便我们认为自己失去了对生活的所有掌控,比如在被囚禁的极端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控制对生活的态度,拥有选择生命意义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