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人自洞底而起

哲人自洞底而起

作者: 讲哲学的叶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06-16 10:17 被阅读0次

    “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

                                                                                                                          —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Πλατώ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柏拉图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苏格拉底。

    除了荷马之外,柏拉图也受到许多在他之前的作家和思想家的影响,包括了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和谐"概念,以及阿那克萨戈拉将心灵或理性作为判断任何事情正确性的根据;巴门尼德提出的连结所有事物的理论也可能影响了柏拉图对于灵魂的概念。

    我们通常把柏拉图看做古希腊唯心主义的巅峰,后来的唯心主义都是和柏拉图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轮是唯物论的先驱,那么柏拉图的理念论则是唯心论的先驱。

                                                                      理念论

    柏拉图哲学离不开柏拉图博大精深的理念论,而理念论是柏拉图在广泛吸收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影响最大的还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我们之前说苏格拉底述而不著,苏格拉底的思想基本上是通过他的弟子记载的。而一般认为,柏拉图在晚年记载的对话篇实际上是自己的思想的,例如《巴门尼德篇》等。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思想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苏格拉底虽然也在探求美德,善,正义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都处于道德范畴,他对自然世界不感兴趣;而柏拉图的理念论则包含世界,柏拉图也探求“善”,但是柏拉图的“善”不仅仅在道德层面,而是整个宇宙的至善。

    第二个方面,苏格拉底虽然也在不断讨论一般定义或者本质,但他仅仅把这种一般定义局限在我们抽象的主观思想之中。例如苏格拉底不认为在一个个具体的“美”的东西之外,还有一个“美”的本身;而柏拉图不仅把里面拓展到主观之外的客观事物,而且他还认为在一个个具体的事物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理念世界。柏拉图不仅要在一个个具体事物之后去找到事物本身,还认为这个事物本身可以独立于人的主观意识。这样一来,关于对事物的认识被分割成了三个方面,第一就是一个个具体的事物,第二就是我们的思维可以对其进行的抽象,第三是既不是客观事物,同时又可以脱离人的思维而独立存在的一般的本质。而这种一般的本质人格化就是上帝。这就是柏拉图超越苏格拉底最关键的一点。

    柏拉图指出: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的。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性。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回忆说的认识论。

    关于理念和可感事物的关系,柏拉图认为个别事物是通过对其理念的分有和摹仿而形成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原型,根据和目标。

    例如一个木匠来制作桌子,木匠的头脑中首先就有一个关于桌子的理念的原型。而木匠所做出的每一张桌子都是对这个理念的摹仿和分有。

    但是柏拉图忽略的一点是,虽然分有说解决了理念和个别事物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是如何分有如何摹仿的依旧是一个问题。正是因为这种,后来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时说:“这是一种诗意的比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经不起推敲的,不具备哲学的严肃性。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里,一共有三个世界,即理念世界,感觉世界和原始物质。所有的个别事物趋向于它们的理念原型,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

    最低级的原始物质必须要通过对理念的摹仿才能形成可感世界的事物,而理念世界中最高级的理念是“善”,其他由高到低依次是“道德,审美”,“范畴”,“数理理念”,“人造物理念”,“自然物理念”。因此“善”既是所有的理念和事物趋向的目标,同时也是所有的理念和事物向它趋向的动力,还是赋予所有事物以形式的终极形式。因此我们说柏拉图的善是一种“至善”。

                                                                    回忆说

    柏拉图认为,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曾经居住在“理念世界”中,而由于受到肉体的遮蔽暂时忘记了关于理念的知识,所以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才能重新获得知识。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里,将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而灵魂来源于理念世界,在人的肉体受到遮蔽,受到可感世界的刺激才能回忆起来知识。这就是先验论的原则。按照这样的分析,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学习的知识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就是回忆。

    回忆不是回忆具体的某种事物,而是关于回忆的理念的知识。

    回忆过程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而不断上升的关键在于人具有能动性。学习和教育就是提高回忆能动性的能力。

                                                                  洞喻

    一谈洞穴,通常都是讲的柏拉图的洞喻。我们今天来讲同样可以使用。我们从小就被关在科学的洞穴里面长大,正如过去西方中世纪的人们被绑在宗教的洞穴,中国古代的人们被绑在封建礼教的洞穴一样。

    柏拉图在《理想国》对人类的知识状况作出了一个基本构想。他说,设想在一个洞穴中有一批囚徒,这些人从小就生活在那里,被锁链锁着而不能回头。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另外还有一些类似人偶,牛偶的木偶挂在火的上方,他们由于不能回头而只能看到木偶通过火映射在墙上的影子。于是这些人就一直以为木偶的影子才是真的存在的事物。直到后来有一天有一个人挣脱了锁链,他回过头一看发现火所照耀下的木偶才明白原来木偶才是真的。于是他又再次回去走出这个洞穴,看到真的人和真的牛才发现原来那些木偶也是一种摹仿。

    由于他在洞穴居住太久,刚走出来不能直视太阳而只能看到太阳在水中的倒影,等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才看到真正的太阳。于是他终于明白,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太阳的光才得以彰显。这个时候,他感到自己处于真正的解放状态。于是他开始怜悯他的囚徒伙伴,他回到洞穴之中与他的伙伴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却引发了众怒。他的伙伴们最后甚至要将他处死。

    柏拉图通过洞喻的故事告诉我们,灵魂的不断转向和回头才能领悟和把握真理,而这个不断转向的过程,就类似于柏拉图的线喻。

                                                                    线喻

    我们知道柏拉图把世界一分为三,由低到高分别是“原始物质”,“可见世界”,“可知世界”。柏拉图根据认识的对象不同对认识的形式也分为不同,他把“原始物质”相对应的认识称为无知,把对“可见世界”的认识称作意见,而把对“可知世界”的认识称作真理。其中意见还分为想象和信念,真理又分为理智和理性。

    他说:“把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不相等的部分,然后再把每一部分按照同样比例分割,部分代表可感和可知的序列,而比例则代表它们对应的清晰和模糊的程度。”

    柏拉图按照清晰程度的不同,分别把它们叫做想象,信念,理智,理性。前两种属于意见,后两种属于真理。

    他认为想象是个人的幻想和印象,它们因人而异,一个可感对象向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向另一个人的显现,而艺术作品就是属于这种想象。

    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柏拉图承认信念是真判断,但是把它排除在知识之外,例如物理学就属于信念。

    而数学是低级的知识,柏拉图说它“介乎意见和理智之间”。

    理性知识是纯粹的知识,哲学就是这种知识。哲学的方法是辩证法,它是由假设上升到原则,最后达到确定的定义。

                                                        通种论

    柏拉图的辩证法是纯粹理念(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学说,不涉及抽象概念与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但是却系统的探讨了各个哲学范畴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哲学范畴既是自身,又是它的对立面。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对立的,例如从无到有,再从有再无,是从肯定到否定,再迈向否定之否定。两个相互矛盾的范畴彼此之间的矛盾转化,一定要上升到一个更好的层次才能实现统一。即对立的双方在第三者(种)中实现统一。这就是柏拉图的通种论。

                                                        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由“善”的理念所统辖的秩序井然的体系,因此掌握了“善”的知识的人(哲学家)就应该成为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的主宰。

    柏拉图早年政治失意才转办柏拉图学院,但是在他心目中一直怀着政治理想。因此柏拉图把他的政治理想记载下来,著成《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个人是国家的缩影,把个人的三个精神部分比做国家的三个职能,然后以斯巴达为典型。斯巴达在统治阶层内部实行一种类似原始的共产主义。柏拉图从个人出发,他认识人的灵魂分为三个层次,最高的是理性,其次是意志,最低的则是欲望。理性的美德就是智慧,意志的美德就是勇敢,欲望的美德就是节制。如果这三个部分都实现了其自身的美德,一个人就达到了正义的境界。

    国家也是如此,国家最高层次的是统治者,其次是保卫者,最低的则是劳动者。统治者相当于人的理性,他的美德就是智慧,保卫者相当于人的意志,他的美德就是勇敢,而劳动者的美德就是节制。在一个国家里面,如果每个阶层都能够按照柏拉图的构想去一一实现其自身的美德,那这个国家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虽然这个具有十分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的理想国从来就没有实现过,但是柏拉图在历史中的伟大是不可置疑的。正如英国哲学家波普所说:“柏拉图是影响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杂谈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现代文明的底色,为古希腊文明的语义系统凝聚了丰富的词汇和思想,承继至今,在全球各处开花结果。理念的出现,划开了蒙蔽的灰尘,让人们认识到现实世界的缺陷来自和理念世界中的差距,世界应当被改造。

    所有的劳动者都在做一件事,发现现实世界的缺陷,不断改造完善。劳动者们致力于在现实中分化、模仿出心中“最完美的理念”。从书信到电报机,从电报机到个人电脑,无疑不是在靠近着“最完美的信息传递方式”。乃至于我们的所有创造的第一步,是在人的脑海里先形成一个完美的理念,根据理念的结构去改造环境改造物质。一个人有多热爱“理念”,就有多忍受不了随处可见的缺陷,就反过来越精进自己的“理念”和“实践”。

    所以,我常常喜欢饱含生命力的人,富有激情的人。他们不但具有心灵层面上的最高主动性,还用自己的结构去对抗,屹立在尘世和虚无中,“无入而不自得”。当他开始高扬自己的主体性,当一个理念的容器,沉醉在对客体的认知和改造中,进而达成“忘我”,也不枉费称自己继承了柏拉图的衣钵,成为历史的链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人自洞底而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jl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