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香梅
填鸭式教育竟在大学盛行!在大学,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教育模式,在大学,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能够在工作中胜人一筹?
昨日,开了大一下的第一次班会,邀请几个上学期末绩点高高的同学分享学习方法,无一例外,都是预习,课堂,复习的老套路,固然,这样的学习模式是我们沿用十几年,已经根深蒂固,根植在脑海中,可是作为大学生难道不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探索新的方法的能力吗?
更让我惊讶的是,分享的几分钟,出现次数最多的词竟然是老师,比如,老师重复讲的就是重点,要跟紧老师的思路等。
还有个同学提到,虽然病人不会按照重点生病,可还是记重点比较容易,当然这个观点被反驳了。
作为医学生,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病人真的不会按照重点生病,而且各种病都是有联系的,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联系起来。
更好笑的是,当一个同学问其中一个同学预习是自己划重点还是等老师划重点,那个考了第一的同学竟然淡定地回复“我不知道哪里是重点的”
还强调了要是不预习的话,上课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会打瞌睡。
很庆幸,我没有这样的想法,记得高三班主任曾说过,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学习,不是课堂上讲的知识点都有含金量,老师只是覆盖中等水平的同学。
是啊,老师教的是一个班,是一个整体,只能兼顾中等水平的同学,其实只要是学习,都要制定计划和目标,哪管水平高低啊。
其中有个男同学管哥让我眼前一亮,他说他记的重点和老师的重点不一样,毕竟病人真的不会按照重点生病。
大家说他有主见,掌声雷动,我想这样的人才适合当一名医生,也有能力成为好的医生。
我们辅导员召集我们临床医学院的所有女生开会,说是有个毕业班的女生怀孕,顾不上考研。(我们这个专业没考上研和没读本科差不多)
让我们注意点,然而书记的用词很隐晦,性交用那个来替换,似乎那是洪水猛兽,在这样的性教育下,我们究竟能够真实知道性的本质吗?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说道:关于性教育,父母将永远缺席,还自以为还没开学,我认为,不仅仅是父母,老师也将永远缺席。
读书十几年,我从来没有接受过明面上的性教育,想来很多人如此。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里头有个观点,我很是认同,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区别在于大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里边有个例子,说道招聘会的一道题,英国买多少高尔夫球,一个大学生通过分析,得出买多少就进口多少,算出英国打高尔夫球的人数就可以得出答案。
一个经过思考而得到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
这句话触碰到内心深处的灵魂了,我一直琢磨这句话,终是解决了心中对于大学的疑惑。
那么,为什么填鸭式的教育,会在大学广泛流行,不,是在整个中国教育盛行。
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记笔记,回去复习做习题,这样的模式贯穿了整个学习生涯,改变也难免困难。
可是,大学生活本来就充满创造性,遍布挑战性,在我们吐槽小学生填鸭式教育不佳时,是否反思过我们自己的问题。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有多少人做到呢?
应试教育可以给贫穷的孩子改变生活的道路,就像是月亮照耀着莘莘学子,可是我觉得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像太阳那样,给每一个人带去真正的温暖,而不是淡淡的光芒。
批判性思维是很多大学生缺失的,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长辈,老师讲的都是正确的,为了获得他们的爱,我应该顺从。
有一天,当批判性思维广泛流行时,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会被看成愚昧,无知。
看书不再是一种必需品,选择娱乐的方式太多,抖音,微博热搜,公众号推文这些都是视觉化的,社会性的,而看书是一个人的世界,没人可以阻挡你在思想世界肆意横行,只要你想,你就可以。
回到前面的问题,中国教育缺失的是什么,我们又该在大学收获哪些知识以外的东西。
批判性思维可以解答这两个问题,当填鸭式教育盛行时,我们用批判性思维思索我们接受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有没有用,为什么要接受这些知识。
出了社会后,不再是一本书只要背完就可以拿高分的时代,工作中的问题往往没有最佳的解决方法,只有不断追求更好。
而批判性思维则会给你胜人一筹的法宝,要知道,学会提问是比回答问题更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应该学会问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这是改变填鸭式教育的好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