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识字量要求大增,怎么应对?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识字量要求大增,怎么应对?

作者: 程序员陈帆宇 | 来源:发表于2020-09-06 08:55 被阅读0次

    2019年秋,教育部发文,语文教材结束20多年的一纲多本历史,从此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等退出历史舞台,统一采用教育部审定的部编版教材。 

    这一次切换是硬切换,只给了3年过渡期,小学是6年。这意味着4,5,6年级的孩子会学两个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而且直到今年春,4,5,6 年级的下册才出齐,可见政府的力度之大,可以预见,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会采用这套部编版教材。

    那么这套教材与其他版本的有什么不同,很多专家对此都有深刻解读,最权威的就是主编温儒敏教授了,然爸把温教授的《温儒敏谈读书》《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买了来,细细研读。

    在书中他给的核心词是阅读,他说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他断言:语文的本质是“多读书”,部编版教材“专治”不读书。

    他提出:中小学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同时关注自由阅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宽泛的书目范围,鼓励学生课后根据兴趣自由挑选,进行个性化阅读。

    然爸自己在整理教材过程中,对比相同选文下,部编版和其他版本的区别,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不同。

    比如: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景阳冈》节选。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还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门前挑着一面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只见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叫道∶“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店家切了二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店家又筛了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店家再也不来筛了。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么不来筛酒?”店家道∶“客官,要肉就添来。”武松道∶“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店家道∶“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店家道∶“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道∶“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武松从身边拿出些银子来,叫道∶“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对比看部编版的内容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候,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店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来。”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酒家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绰了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梢棒便走。

    可以看到部编版教材读起来难度大不少,更贴近原文,这一点从课文中对 “还你酒肉钱勾么?”的注释可以看出来。

    对勾字的注释是这样:

    [勾]同“够”,本文有的用字与现在不同,遵照原文,未加改动。而人教版直接把这段给略写了。

    部编版与其他版本相比,尽量遵照原文,也强调要多读原文。部编版高中必修甚至有一个单元的要求就是读整本《红楼梦》。

    这样一来,部编版教材生字量比原来的版本都要大很多,会有很多生僻字出现,但是教学大纲对学生识字量的要求却变化不大。

    一个在大幅增加,一个保持不变,这意味着什么呢?教材中会比以往出现多得多的教学大纲不要求掌握的生字。

    那么是不是识字量只要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就可以了呢?会考没问题,但要过高考这个独木桥,恐怕就不是那么够了。

    这是今年高考浙江的一篇满分作文,这篇文章引起大家的热议。然爸也看了,真是汗颜,太多字不认识,有网友还专门做了生僻字全解析:

    1.嚆矢(hāo shǐ):响箭。因发射时声先于箭而到,故常用以比喻事物的开端。犹言先声。

    原句: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2.滥觞(làn shāng):本谓江河发源之处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和发端。出自《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

    原句: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3.肯綮(kěn qìng):典故名,典出《庄子·内篇·养生主》“肯,著骨肉。綮,犹结处也。” 后遂以“肯綮”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原句: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4.祓除(fúchú):意思是指 除灾去邪之祭,或者清除;消除。

    原句: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

    5.孜孜矻矻(zī zī kū kū):孜孜矻矻,汉语成语,拼音是zī zī kū kū,意思是勤勉不懈的样子,出自《争臣论》。

    原句: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

    6.祓魅(fúmèi):意思是扫除妖怪,也可以理解为驱魔。

    原句: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

    7.玉墀(yù chí):玉墀是指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出自 汉武帝 《落叶哀蝉曲》。

    原句: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

    8.振翮(zhènhé):常用来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等。

    原句: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虽然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多有争议,但对于考生的知识水平还是普遍认可的,别的不说,这么多生僻字,能用对就很不容易了。

    那么为什么这位考生会这样写呢?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

    然爸看了不少分析,觉得有一位网友说的挺有道理,高考语文作文本质是应试作文,拿高分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分数是阅卷老师给的,必然要从阅卷老师的角度换位思考。

    所以就要强调书写要工整,甚至诞生“衡水体”这样的考场字体;强调遣词造句、引用材料一定要有新意。否则用来用去就那些例子,很容易审美疲劳,甚至被阅卷老师认为是套作。从这个角度上说,作为应试作文,这位考生达到目的。

    当然这不是要鼓励掉书袋,故意跩词,但至少教材中出现的,还是很值得掌握。

    此外要掌握更多的识字量还有一个原因,传统文化篇目的增加。

    温主编说,新教材选篇时倚重于4个标准:经典型、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兼顾时代性。

    过去十年中,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把人文性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重视引起学生兴趣,多选“时文”。这次“部编本”中,尚未沉淀的“时文”少了,一些经典又回来了。

    比如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小学6个年级12册课本共选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初中6册古诗文选入124篇,分量也加重了。古文体裁更加多样,从古风民歌,到诗词绝句,从两汉论文到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而在考试时除作文外的分值,古文几乎占到一半,而古文生字,难字又特别多,大家挑战一下能不能完整朗读一页三国就明白了。

    这就像做英文阅读理解,单词都不认识,怎么做呢?这也对孩子的识字量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对整个语文成绩提升真的是极有好处。

    2020年教育部一号文件甚至这样写明了,中国未来需要大规模建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这些基础学科,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古文字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是一个时代的佐证吧。

    然爸考虑到这些,不再满足于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寻求快速增加孩子识字量的方法,但是又不想让孩子背字典,思来想去,还是从教材入手,毕竟这个是根本。

    然爸找到2013年国家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把一级字3500,二级字3000,三级字1605,这些都整理好,这是国家规定的通用规范字集,体现着现代通用汉字在字量、字级和字形等方面的规范标准化汉字。通过这个字表确定一个边界,然后对每册教材进行分析。

    以4年级下学期为例,把4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汉字都列出来,再把教学大纲要求4年级应该掌握的所有汉字列出来,二者相减,就能得出4年级下册有哪些字是大纲未作要求的汉字,整理到一个表里面。

    42个一分组,每次任务学习一组,每个字的词语,例句也都整理好。

    这样每学期课文学完后,把课文生字都过一遍,如此,整个教材中的生字就都能掌握了。

    此外,顺手把课文中的成语也都整理了出来。

    所有学习过的生字,成语都会加入到复习计划,按照记忆曲线方式复习,如此就能把教材的超纲生字掌握好了。

    除此之外,孩子读的课外书,也是极好的生字来源,我们把孩子读过的课外书也做了分析,重点是教育部推荐的课外读物,还有一些经典,有趣的故事小说。

    按照年级,单元,分级整理好。

    每个字的词语,例句也都整理好,孩子在学习生字的时候,也是在回想书中的内容,好几次孩子边学习边给我讲书中的故事。

    因为采用的是读后学习的方式,选取的又都是小说故事类为主的图书,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好处。

    1. 不干扰孩子的阅读体验。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被书中的情节吸引,沉浸在阅读的美好体验中,不随意打断。

    2. 不破坏培养孩子跳读,猜读能力

    阅读能力有一个要求就是在有很多生字的情况下,通过上下文推导也能明白文中的意思。因为采用的是事后复习,所以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训练没被干扰。

    3. 针对性强。孩子刚读过的书,不认识的字虽然跳过了,孩子是会有印象的,而且这也刚好是孩子的疑惑点,读完后再复习,可以及时予以纠正,认字效率也高。

    4. 每个字都有例句,而且例句就是读过的书上的句子,这样孩子很容易回想起书里的内容,有代入感,对意思的理解更准确,印象也更深刻。

    5.第一次读音就读正确,避免以后高成本纠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生字的来源,就是平常看到的生僻字,比如去博物馆,或者餐馆、动物园呀,这些字也可以很方便的加入到复习计划。

    然爸梳理了一个流程图,能看的更清楚。

    然然尽可能坚持每天10分钟,一年下来学习5000多个生字,去重后有近2000生字,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微信搜索小程序 优优识字 即可免费使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部编版语文教材对识字量要求大增,怎么应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nq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