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彻彻底底的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最平庸的人,从过去到现在,以及将来。
在父母眼中,曾经也被认为是有天分有异相的孩子之一,天真的自己也差点信以为真。长大后才明白,全天下父母眼里的孩子都是天赋秉异,出类拔萃之人。
也许是吧,越长大越自卑,越怯懦。因不得不离开父母的遮阳伞,也戳破了父母精心伪装的“谎言”。
害怕受挫,不敢试错,退缩到一个自认为的安全地带。却又不甘心其他人走得更远,于是阿Q似的自我麻痹开始了:我要是拥有他一样的起点和条件,我也做得到,甚至更好。
就像当年,十八岁时,我想写字,但我又害怕它不能马上变现,于是我就给自己找借口:我还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首先得去生活。
我扑棱一下扎进生活的染缸里,被染得五颜六色,酸甜苦辣咸的滋味尝尽。却早就忘了什么是写作,什么是艺术。
人到中年,生活渐趋于稳定,却有了一眼望到头的恐惧和绝望。就像在深水区溺水的人一样,拼命的去抓一棵稻草。
于是,初心找到了,像要最后抓出青春的尾巴一样,我准备为剩下的生命奋力一博。案头的书越堆越多,字落纸上也越来越厚。但一直只在门口晃动,就差临门一脚,进入真正的文字领域。
心里却越来越焦虑,开始自我否定,自我麻痹。看到其他作家可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己只能困守在三点一线,守着工作,家和娃娃。放弃的声音就像心脏的鼓点一样,一直在敲个不停: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家,必须没有任何的拖累,为了梦想随时可以仗剑走天涯。
我就快被自己的理由说服了。是的,刚入社会时不适宜创作,要收集素材就必须潜入生活,这一潜不要紧,一下就沉底了。好不容易被打捞起来了一点,又以游泳技术不佳,放弃游向岸边的努力。
我似乎有太多的选择,才至于对自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轻易就放弃了。而实际上,我已经在悬崖的边沿,鞋子没有踏踩实过的泥土,松弛又湿滑,早就没有回头路可言。
终于明白自己终将是一个最最平庸的人。一生的时光都用在找借口和打退堂鼓上了。对自己心软,生活可不会心软,一记耳光就抽到了脸上了。
都说随遇而安的中庸之道好,不提倡钻牛角尖一样的死磕。我似乎又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一个良好的借口了。我就这样亲眼看着自己一条道走到黑,直到走向毁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