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病梅馆记与信阳毛尖商城野茶

病梅馆记与信阳毛尖商城野茶

作者: 博厚茶社信阳毛尖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01:11 被阅读0次

幼时喜欢读古文观止,当时很不喜欢其中清人的文章,但是对一篇病梅馆记印象还不错,有时候还能记起其中片段: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呜呼!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这文章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龚自珍被迫辞职南归时返回故里杭州,为自己新辟梅园命名“病梅馆”而作的散文。题目又名《疗梅说》。说的是当时的文艺爱好与时政观点。

不过我们今天来说的确实今天的茶叶行业的一些现状,茶叶从古代的荼茗之药到大众的口粮饮品,历经千年,从茶叶到茶业是一个质的飞跃,茶叶现在有两个明显的趋势:

一个是逆天改命的神操作:

南茶北引西迁,在山东和东北已经开始靠着大棚像种菜一样在当地实现种植了。

1958年冬,山东省林业厅从浙江购进茶籽5000公斤,1959年春分配给青岛中山公园、日照大沙洼林场、蒙阴岱固林场、平邑万寿宫林场等单位种植。

等到1965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治疗肝病时发现这些1959年种下的茶树仍在生长。

1973年10月份,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才在日照主持召开了“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在这次会议上,时任日照县委书记的牟步善作了《坚持以粮为纲,积极发展茶叶生产》的报告,向来自西藏、新疆、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190余名代表,介绍日照“南茶北引”成功的经验。

1997年,时任河北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把茶树引到位于北纬38°18'附近的河北灵寿县。

2004年,青岛退休干部陈厚珉将家乡的崂山茶苗移至山西霍州市七里峪村试种。靠着保温棚越冬。

2009年,日照茶农冯子腾在内蒙古赤峰的元宝山林场和市东郊试种茶树成功。为了保证茶树过冬万无一失,冯子腾在拱棚上又扣了一层大棚。

2016年徐召学吉林东丰建立茶园。农校毕业后,徐召学琢磨起怎么把茶叶种到东北去,徐召学的茶园,最吸引人的是棚顶的光伏太阳能板。这是光伏大棚,棚上能发电,棚下可种植。

所以我总结这当代的南茶北引其实是逆天改命的神操作

另外一方面茶树圈养的规模化运营:

是各地的茶园管理标准化,茶园运营景区化;

定点施肥,喷药,定点采摘,让整个过程产业化,集约化,另外就是通过这个做茶旅结合,做的茶园整整齐齐,茶树到时候就给减掉,一切就在人类的掌控之中,

一切整齐划一,一切有条不紊,看着可是非常喜人,但是说实话我也感觉到,也有很多茶友提到现在xx品牌的茶叶喝着感觉没有什么感觉,好看,味道也是那样,但是感觉好像没有了毛尖的神韵了一样……

于是我就想到了病梅馆记这篇文章,有了一些思考,我们喝茶说实话是在靠天,地,人的三方面努力,好的天气,好的水土,好的茶工采摘,好的师傅炒制租后形成了一杯茶,但是当这些一切都变成了机械化,变成了有条不紊的人工,这个结合三才的茶还有多少灵魂呢,如同茶友所说自然也就没有了神韵了。

这种茶园模式倒是工业时代的产物,集约化管理模式,是整个社会主流,不好评论

后面要提到的是另外一个思路,确实天然散养

恰巧如病梅馆记中写的一样,“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但是这个却不是龚自珍老先生的买百盆而疗,而是一个县市的大多茶叶如此这般了;

那就是信阳市的商城县,商城县不是不是因为有龚自珍这样的名人效应,也没有那个土豪付钱,反而是因为经济的原因,商城古来产茶,七八十年代又有一批自家种茶的风潮,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茶叶出来了,茶叶就开始不太值钱了,而且商城都是山地丘陵,采摘难度大,于是乎很多人就选择出去打工,家里茶园就荒废,变成野茶了,每年也就是清明前后采摘一下。

没有人在家打理,没有人有空采摘,自然也没有人去施肥,更没有人去打药,就这些年就这么粗放的种植生长了,反而在品尝的时候却发现有另外一番风味:半野生的茶叶味道,茶味比专业茶厂里面的味道浓郁一些,但是茶形确实傻大笨粗,如同山野里面的农家野孩子,没有那么多彬彬有礼,但是也淳朴可爱……而且这几年来貌似信阳市内的茶客也开始对商城的半野生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口碑开始蜚声内外了……

闲扯一通,也即是读书之时,突然有感而发,在当下茶叶走向逆天改命和标准养殖之外,还有一种放养和散养的模式(我不敢说是纯野生,毕竟大多数是早年农家种植的,后面不再人为干预,天地来种养,人工来采收的)感觉也颇为有趣,茶友们也可以关注一下 #信阳毛尖# #茶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病梅馆记与信阳毛尖商城野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qv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