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迷茫

张小初走了,带着满满的信心去了那所重点中学。肖璐则迎来了在小学任教的第三个学年。
鉴于张小初的经验,肖璐不再特别关注她的特长生们的特长学习,而是把方向转到了理想教育方面。她开始和那些孩子频繁交流,并且和他们的班主任沟通,也联系家长,尤其是那些五年级特长生的家长。
马戈那段时间正跟着导师在外地做课题,他给肖璐发短信提醒她:“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固然至关重要,尤其在早期。但三者比较,孩子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个人。
让肖璐欣慰的是,几个五年级的特长生都准备报考音乐学院附中。在肖璐看来,他们的志向甚至大于将来可能取得的成就。但她认为这样最好,至少不至于像张小初那样留下可能的遗憾。
肖璐依旧很忙,忙于那些不怎么被一些老教师认可的事情。关于这个主动工作的过程她自己很是享受,但突然就在某一天,她的内心慌乱起来。
那一天她在练琴,每个马戈不在的晚上,她都拼命练琴,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的不停歇。可是,喝水的功夫她想,自己就这么练下去吗?关于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她在做,可是自己的理想,它究竟在哪里?从父母砸锅卖铁让自己从3岁学钢琴起,如今22个年头过去了,自己离钢琴家的梦想应该已经是永远的距离了!
更让她惊出一身汗的是,自己的梦想如今是不是也像那些父母的梦想一样,无形地压到了孩子们的身上?最可能的就是,自己已经把梦想无意识地压到了张小初身上?
或许马戈是对的,对于未来,需要遵从自己的内心。
可是,怎样遵从内心?就她来说,她喜欢教那些孩子,但考研的令箭还是悬在上空。
矛盾,迷茫,伴随着年轻的音乐老师和她的琴声。
一天中午,张小初的小姨意外地来到了学校,她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肖璐知道她一直在各地巡演。
她带来的消息很让肖璐吃惊。她是邀请肖璐加入她们乐团的。她说,他们组建了一个新的交响乐队,正在招兵买马。肖璐说,”我哪行呢?“
小姨没有肯定她,而是笑眯眯地说:“考研失败了吧?我知道,你考不上的。咱俩太像了:水平一流,考试不行。”
一句话又让肖璐落下了泪。
小姨拍拍她的肩膀:“ 别这么脆弱呀师妹。我当年刚上大二,就在乐团里演出了,但我考研就是不过。——但那又怎样?你想想,即便是过了,读完了,不还是要落脚到演出团体吗?——如果你喜欢并能当上教师,也最多是把现在的小孩子学生换成了大孩子学生。——你不觉得,学校会把人呆傻吗?就像我姐夫一样。“
肖璐没有作声,她看着这位大她7岁的师姐,她真是漂亮啊,眼睛和头发一样,一闪一闪的。
这时师姐的手机响了,她站起来,从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包装袋:“给你的,肖璐,法国货,——真遗憾没赶上你的婚礼。“
小姨匆匆来又匆匆走了,就像肖璐在午休时做的一个美丽的小梦。
但这位多年前似乎已经走出迷茫的师姐的最后那句话,还是敲在了肖璐的心弦上。
“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知道,你一定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