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值钱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来谈谈通货膨胀,下面我们来谈三个话题:
- 通货膨胀的成因
- 通货膨胀的影响
- 如何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过这三个话题,也为大家解答上节提到的三个问题:
-
你知道钱不值钱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吗?
-
反应钱不值钱数据指标是什么?
-
新闻消息一定可靠吗?
通货膨胀的成因
1.钱印多了

钱多了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原因,因为钱多了会导致购买能力上升,购买力一旦上升,在商品数量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就会上涨。
举个例子,屋子里有10个人,每人有2块钱,假设每人都希望获得更多苹果,我们放5个苹果到这个屋子里来卖,这个时候有人出价1元1个,但因为苹果数量是少的,有人担心买不到苹果,就会加价到2元,卖家的原则是价高者得,由于每人只有两块钱,所以这个时候苹果的价格就会是2元每个。
而当屋子里每人有5块钱,在苹果数量还是5个的情况下,原来2块钱的价格就无法维持,因为有人开始有能力出更高的价格,这个时候苹果的价格就会涨到5元。
2.需求增加

比如买房需求增加,就会导致房价上涨。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刚需,中国有那么多年轻人需要结婚购房,还有很多投资客,当这些群体不断增加,就会导致房屋价格的上涨。
3.产品数量减少

再比如粮食减产,也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举个例子,一个村庄原来每年能产1万斤粮食,这些粮食正好够大家吃一年,但今年发生了自然灾害,只产了5千斤粮食,大家都知道粮食少了,但谁也不想饿肚子,于是就会出更高的价格来买粮食。
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导致物价的上涨,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公式叫费雪公式,这三种成因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

MV=PY
M:货币总量,这个可以简单理解为市场上货币总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花生,乙用这10元向丙买布,丙又用它向丁买衣服,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P:平均物价,就是商品的价格。
Y:货物总量,一段时期内,某种或多种商品的产量。
从这个公式中,我们能够找到的规律是:当货物总量减少,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平均物价就会升高。当货币总量增加,流通速度和货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平均物价就会升高,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影响
这里提一个问题:通胀来了,问有钱人和有能力的人谁的损失最大?
假如有钱人的钱主要是以货币形式存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他的钱能买的东西就越来越少。
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讲,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因为钱不值钱,他们需要公司向他支付更高工资来应对价格上涨,如果公司无法支付,他就会跳槽去能支付更高工资的公司。这样有能力的人通过提高个人工资的方式来应对物价上涨,起到了抗通胀的作用。
我们身边还有一类群体,就是拿固定工资的人,如果通货膨胀来了,对他们来讲是好是坏呢?
很明显,如果现在100元能买1斤水果,当通货膨胀以后,100元只能买半斤水果,但固定工资的人并没有因为通货膨胀而涨工资,所以对他们来讲生活成本会越来越高,对他们是不利的。
所以,总结来讲,通货膨胀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购买力下降,其背后更深远的影响是当购买力下降,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导致大家生活质量下降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何计算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就谈这几点,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计算通货膨胀。

这个新闻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因为这幅图来自很多人的朋友圈,新闻是说——2017年年通胀率为7.5%。
之所以把这幅图拿出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关于7.5%是怎么算出来的,另外就是这个数据是否可靠。
经济学里面,有费雪公式衍生出来的一个关于计算通胀率的公式是:通胀率=M2增速-GDP增速。
所以,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再来看2017年的通胀率,我找到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M2增速的数据和GDP增速的数据分别是:

M2增速=8.2%

GDP增速=6.9%
所以,如果通过上面的公式来计算的话,2017年中国的通胀率是=8.2%-6.9%=1.3%
所以这个新闻的标题——2017年年通胀率为7.5%是有问题的。
其实这个问题从另一个细节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发布时间是2017年10月,要知道M2和GDP增速这两个数据是要到2018年1月份才公布,所以这里的数据准确的说只是一个预期数字,而这个新闻的标题用的肯定的说法。
我看了一下网上发布的消息,比如下面这个:

这个新闻写的还比较严谨些,用了预计。
由此,得出的总结是,当我们了解了通胀率的一般计算公式后,我们就可以去通过数据计算出结果,这样一方面能获得更真实的数据,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市场上发布的信息有一个甄别对错的能力,这一点上对于提升专业性有极大的帮助。
关于通胀率,有人可能对于2017年中国的通胀率是1.3%这个数据表示怀疑,实际上个人觉得这个数据并不具备代表性。
所以要想更准确的了解中国的通胀率,我觉得过去的平均数据可能更可靠,所以我找到了过去10年的数据,并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的数据是6.85%,相对来讲这个数据要更科学。

总结
本节主要通过三个角度来介绍通货膨胀,首先是成因,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钱多了、需求增加了和产品数量减少,这三个原因通过费雪公式:MV=PY可以得到准确解释。
关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我们谈到了个人能力增长带来的抗通胀效果,从这个例子的反面来看,如果通胀发生了,大家还是把钱存银行,大家的能力也没有提升,这样钱能买到的东西就越来越少,这带来的影响就是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最后我们谈了一个通胀率的计算公式,这里要表达的不是一个明确是计算方法,也就是说这个公式得出的结果并不是通胀率的标准答案。
之所以提出来,一方面是让大家能够有意识的去尝试计算某些经济数据,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都能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新闻发布的内容有怀疑精神,而不是人云亦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