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整理:
上周末听了一节线上教研,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怕忘性太好,再过些时候就不记得了。听完后,需要及时总结,要不然看似输入了很多,但是没有内化,缺少对精髓的理解,那样也就无法联系日常的教学设计去融合新的点子。
收获一:尽量给大活动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中文和英文可以不一一对应。

比如在这个活动中,起的中文名就是了不起的人物。而英文名就比较普通,就是按照日常的活动名称来说的。
收获二:大活动时,可以做一个直播间的效果,把氛围感拉满
比如对于讲解和天气相关的,可以制作一个天气预报的直播间,让人有声临其境的感觉。 结合当下的热门直播,制作直播间,里面的文字就根据主题去修改,做好评论区等其他地方的文字修改。

刚去试了一下回来,运用智影这个软件,直播间还没有摸透,下次再研究一下。
借助AI来,可以用来给写好的文字配音,这样我们如果自编文本的话,又苦于缺乏专业的配音,可以借助这个来。


第三:设计一个馆,比如科技体验馆,还有体验馆,借助机器人来给我们讲解。
这样在无形中就可以把主要的内容给融入进去,而且不是老师讲的,而是借助小杜来说的。学生也会比较感兴趣,有新鲜感。
另外一个思路:
天气类的主题可以有的主线:以时间线为线索出发去看。 天气的前世今生,古人是怎么预测天气的,当今我们是如何预测的,未来的天气预报将如何预测。

古人是占卜,夜观天象,还有一些谚语如:天上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这就联系了古人。那么当今我们是科技的进步,运用卫星。那么未来会是怎样的呢,天气预报就一定准确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