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老爸在老家院子里树了一颗香椿树,今年发现这颗香椿芽树已吐露了新芽。趁着周末明媚的春光,老爸带我们一家老小去采摘香椿,品味谷雨食椿的美味,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此时正值谷雨前后,香椿树上已悄悄抽出了嫩芽。老爸动作麻利地制作了简易的工具, 找来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竿上,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竿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竿把儿,只听脆脆地“啪”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
我也来了兴致,一口气爬上了房顶,寻了一处伸手便可采摘的绝佳位置,一簇一簇地采摘,不一会地功夫,就摘了满满的、绿油油的一袋子。
刚采摘的香椿芽绿油油的,香味浓郁,微微泛出一缕缕喜人的红色,犹如玛瑙、翡翠,令人垂涎欲滴。我们满载而归,回到家,老妈给我们做了一桌香椿全席,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油炸香椿,椒盐香椿,香椿拌花生,香煎春饼。老爸和我大饱口福,口舌生津,唇齿留香。
古人们可真是顶顶有智慧的,在汉代就已经扑捉了谷雨前后香椿芽的营养价值,还与荔一起作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谷雨食椿的习俗就这样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久久不息,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常客,每年如期而至,到点打卡。
二十四节气亦是如此,各式各样、喜闻乐见的习俗世代相传,在千年流转中,节气文化不断吸纳先民的智慧,不仅成为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更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风向标,成为了中国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二十四节气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节气文化不断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之中,充盈着我们的日常,润泽着我们的身心,滋养着我们的灵魂。
二十四节气文化体验想要更好地活态传承,离不开专家学者、政府机构、街道社区、中小学校、个人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参与和传承。专家学者们要意识到节气流传的持久性,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地挖掘历史上我们的先民与二十四节气有关古朴风俗的外延和内涵;政府机构和街道社区要注重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着眼于群众需求,丰富教育形式,将节气文化融入日常生产生活,实现节气文化的活态赓续,中小学校要将节气知识融入教案中,融于课外活动中,融进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更多的学生地了解、学习、认同节气文化。
而作为个人,要重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性本质,在不同的节气里,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在快时代里适当慢下来,品味生活,走出家门,走进农家乐,走向大自然,感受春天的和风,夏天的荷香,秋天的露水,冬天的雪花,感悟二十四节气的传统魅力,以及中国老祖宗的顺时而动,天人合一的智慧。
在土地里扎根千年,在快生活里赓续不断。节气文化能够流传至今,有时间的果核,有岁月的浇注,有古人的智慧。让节气文化得到活态赓续,以最古老与最现代的理念碰撞与融合,是年轻的一代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义不容辞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