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性
旅游景区环境不仅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如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本身就是自然旅游资源,而且涉及人文社会环境,在人文社会旅游环境中,既有人文旅游资源,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等,又有旅游社会环境,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依托地是否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等。因此,景区环境管理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科技等方面,管理的范围涉及旅游、交通、文化、文物、环保、工商、卫生、公安、工业、农业、商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此外,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办法或措施都不可能奏效,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规划的、科技的、教育的配套办法,并将其有机组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此,景区环境管理就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2.区域性
景区是依赖于一定的地域空间而存在的,因此,景区环境状况受到旅游依托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经济发展、工业布局、社会文明程度、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及环境容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对于不同地区,旅游环境管理采取的手段和实施的内容也就不同。因此,旅游环境管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3.紧迫性
由于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大众旅游时代的来临,旅游已逐渐成为国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游客的体验总要身处一定的旅游环境中,人们的旅游行为和活动又反作用于旅游环境,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旅游环境的好坏,首先与每一个游客的行为和活动有关。然而,当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旅游环境污染的认识存在偏差,这一点正严重威胁着我国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所以,旅游环境管理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