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默
1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东北,某省会城市。
我即将进入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小学四年级开学。按照老师的话说,五年级一切就已成定局了,四年级是你们最后可以努力的分水岭。
转折点这事儿,发生的时候人类通常不知道,但是被定义的,就能发挥作用——
开学前,我在家门口的商店,看上了一个书包,看了一眼就走不动的那种。
在那个书包普遍都能以十几块钱解决战斗的年代,那个书包的标价是,120块钱。而当时我每个月零花钱是5块钱。若想一举买下这个包,我要付出两年的收入总和。
为了避免这种付出,我决定借助资本的力量,我找来了我妈。
站在那个书包前,我跟我妈说,如果能背上这个书包去上学,每一堂课我都会特别认真地听讲;如果能用这个书包装作业本,每一笔我都会书写得格外认真。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一个女人,为了包,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我妈终于为我的真诚,以及我会因为这个包好好学习的侥幸心理打动。包,买了。
开学一个月后,某一天放学,我背着书包,回到买包的那个柜台。
现在想来,那种心理,大概就是,买了名牌包,必须要背回品牌店,才能尽展尊贵。
我那蒙德里安风拼色的书包啊,还占据着所有书包的最C位,证实着我的审美。然鹅,它的价格,却变成了,80块。
到家的时候,我几乎是带着哭腔跟我妈,说了这件事。
我妈撂下了正在切菜的刀,从抽屉里翻出了买书包的小票,“走,妈带你去找差价”。
那时,我还不懂这个词意味着什么,但觉得如果是去要钱,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刀带上。
事实证明,我想多了。
在查看了购物小票后,柜员几乎没有废话,给我们开了一张退货单,又开了一张80块的购物单。
没有什么剑拔弩张,没有什么唇枪舌剑,店员是有说有笑地把我们送到门口的,还得到了我妈隆重的承诺,“一定会常来”。
揣着40块钱的差价,我妈带我回了家。路上她向我嘱咐,“虽然找差价了,可依然要像买书包花了120块钱那样努力学习”。
2
电商和传统线下商业之间,就像直立行走的人类和还留在树上的猴,那么大落差吗?
在我这里,至少在“人站对面,就能推翻一个月前的合同约定,找回40块差价”,这种实现朴素正义的操作上,电商就不能跟传统商业比。
“找差价”的心理逻辑是这样的——你在我这儿买了东西,不能刚用了一个月,甚至还没拆封,就看到别人买的比你便宜。
曾经,在线下,卖家心里有一条朴素的底线,“别人在这儿买东西,是为了舒坦,我得尽量做点儿什么,让人家心理上更舒坦”。
差价是一定要给找的,不能让人家因为在我这儿买了东西,觉得自己傻。
小屁孩儿在广场上买了个气球,玩了一会儿,看见别的小屁孩儿手里的气球更好看,于是回去想换,相信我,在二十年前的东北,大部分摊主都是笑眯眯帮忙换的。
你在水果摊前犹疑不决,大部分老板都会提出一个爽朗的邀约,“先尝尝,不爱吃就算了,爱吃哪个买哪个”。
为了能提供更舒坦的服务,有的小商贩,甚至能走出领先时代二十年的伟大商业创新。
小时候,我家楼下有个奶站,相信很多人家楼下也有过。
那个奶站的站长,是一个中年男人,某一个黄昏,他忽然拦住了我妈和我离去的脚步,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叫“奶卡”的新发明。
那时候,听说过“日本靠一袋奶,提升了整个民族身高”的东北家庭,每天都是要给熊孩子喝牛奶的。
平时买,每袋奶,一块钱。奶卡一张二十五块钱,每个月能来拿走30袋奶。每次领取,奶站会在你的奶卡上,画一个勾。
后来我想,这可能是我接触到的最早的打折囤货,但卫生纸没被堆在我家。
“有人问我你究竟是哪里好,这么多年我还忘不了”,我总觉得,李宗盛是对着他家楼下的菜市场唱的。
3
问:既然曾经的线下那么好,那为什么电商时代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头也不回地就奔到线上了呢?
答:因为电商的初级阶段,完成了供给和人类物欲的连接,让人类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把所有空缺的购物角落全部填满。
这种满足感,是没有人能拒绝的。
不但无法拒绝,在过去十几年的双11,在等待十二点开抢的双11,我们给予了它“守岁”这种最高级别的庆贺。
但是,买到的欣喜,这个事儿的天花板也很明显。毕竟,大部分人,家就那么大,日常能花钱的地儿就那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年之前,大家提到电商购物,仿佛刚认识的恋人,眼里全是优点。但是这几年,关于儿时购物的回忆杀,时不时就要袭来一波儿。
你会想起汉口二厂汽水,想起楼下让你先尝后买的水果摊贩,想起每天画勾领走的一袋新鲜牛奶,想起那个二话不说为你找的差价。
而且那时候,商场虽然都是到点儿下班,可也从来没有人让你等到午夜12点,才能开始买东西。
今年双11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京东把时间往前拨了四个小时。京东启动双11的TED讲演秀里说,希望大家能过一个巴适的双11。
巴适,曾经那些胡同里、家门口的小摊主们,那么发自内心地,想让你获得的感受。他们不想让你背着一个书包,心里觉得憋屈。不想让你拎一袋水果回家,心里充满了犹豫。
而当下,电商平台的重点,也不再仅仅是创造新的购物需求了。
虽然你还不能先吃后买,但是,你的宝宝,以及你的宠物,都可以了。
针对新手父母在购物中难免焦虑却无解的,“奶粉辅食是不是安全,纸尿裤是不是合适”的问题,京东推出了“萌宝安心尝”和“红屁屁无忧”服务,如果奶粉辅食出现宝宝过敏腹泻,或者纸尿裤导致红屁屁(尿裤疹)不舒服。宝爸宝妈们提供有效凭证,可以在30/60天内退货退款。
这种福利还从人类幼崽延伸到了宠物,在京东上买到的猫粮狗粮,如果猫狗主子们出现不进食、或无法正常持续进食的情况,15天内,打开了包装的猫粮狗粮,也可以退换货。
猫狗主子在京东上能享受到的服务,不止于尝了再买。
在双11前,京东健康还上线了互联网宠物医院服务,主子的问题,已经可以先行线上问诊了。仅11月1日当天,就有超过3.3万宠物主通过京东健康宠物医院咨询宠物健康问题。
这3.3万的问诊中,有我一个。
最近,我在某短视频网站上刷到了一个用杜仲、黄芪、红枣给猫主子煮鸡汤的猫饭配方。这个猫饭视频点赞极高,但京东健康上医生的回复是,“猫会对一些东西过敏,人吃了没事但是猫吃了会中毒,不建议尝试”。
我的猫该感谢京东健康,成功避开了它的娘亲要用母爱为它熬制的毒鸡汤。
对于猫狗主子们来说,最决定生活质量的存在是口粮合不合味蕾。而对于人类来说,最决定生活质量的存在,大约是手机用的顺不顺手。
在京东,不仅猫狗主子们的口粮可以先尝后买,人类的手机,也可以先试后买了。今年双11期间,京东手机联合小米上线了“信用试”服务,消费者可通过信用预授权的方式先试用新机,试用7天后满意再付款。
不满意的话,当然是随你退换货,就像你是个熊孩子的时候,去换气球那样。
4
我在京东上刷到过的最回忆杀的一个服务,叫“定期购”,目前还只适用于低温鲜奶这个品类。订了鲜奶之后,不仅有额外的折扣,还可以根据订购的周期,自动每周按时免费配送到家。
看到这个服务的时候,我一度想敲屏幕过去问问,“奶站站长,你现在是不是去京东上班了”。
2009年,京东宿迁客服中心刚成立时,客服人员以手动操作的方式,为一个要找差价的顾客,完成了第一单价保。
到现在,在京东,妈妈们不仅可以找差价,还可以一键找许多差价。也就是多个订单,一键申请,如果系统发现用户有买贵的情况,会直接实现差价退款。
看到这个服务,忽然有一种,我妈站在商场门口吆喝了一声,所有的售货员都跑出来给她找差价的感觉。
而今年双11,这个所有售货员跑出来找差价的服务,进一步升级了——京东率先尝试了自动价保服务,即不需要申请,如果用户买贵了,平台会直接在大促期间为用户退差价。
你什么都不用说,一沓真诚的人民币,已经躺在你的账户里。
几天前,在京东11.11大促期间,有一位网友收到了过去累计差价赔付,共19072.44元,有趣的是正好是他今年双十一清空购物车的金额。有一个用户去年为自己的公司买了一批电视,而这一单返给他的差价超过了5万元。
京东,这个多年来攻克了“正品好物”这个命题的庞然大物,正在不断强化“贴心服务”这个新的命题。它的出场方式,不仅有抗疫、暴雨中,物资第一个到达现场、全平台力量参与救援,这样宏大的命题,更有在你的身边,于细微间重拾那些儿时温暖的、交错的体验。就像小时候,看见胡同里的小摊贩会觉得安心而熟悉,手里拿着购物小票就理直气壮,虽然只是不喜欢这个气球但知道对方一定会帮忙换。
消费,曾经是生活中温暖又平实的存在,后来逐渐升级为充满仪式感的狂欢。电商的车轮滚滚碾过,好像前面的所有,都代表着落后,可是落后里,常常有人间烟火里厮磨出的温暖。
一个导演朋友说,演员的封神,是在大段的台词、激烈的拼杀之后,敢于停下的那一刻。
我想,商业文明的进化,应该是狂奔的企业,开始回望曾经在胡同里感受过的温暖。
不多说了,我要去找差价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