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无锡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鼋头渚——蠡园——崇安寺景区——南长街——清名桥
1. 鼋头渚
鼋头渚是太湖北部的一处半岛,形似浮鼋翘首而得名。在这里你可以游览庞大的园林群,坐船感受太湖的烟波浩渺,登太湖仙岛一探秘境,也可以在春日来此品赏樱花,体会“太湖佳绝处、毕竟鼋头渚”的意境。
鼋头渚位于无锡市区西南,这里三面环水,既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美景,又有小桥流水的山乡田园风光,是太湖山水景色大美之处。太湖仙岛是鼋头渚必游之处,岛上有道教仙宫和道、佛两教石窟塑像。登临半岛上的鹿顶山可环顾湖滨翠色,天气晴好时能看到湖面上的翩翩舟影,感受到太湖的浩淼之美。每年春季樱花齐放是这里的一大奇观,更有热闹的樱花节。
鼋头渚还有诸多古迹和旧时的名流显贵所建的私家园林,比如包含了“太湖佳绝处”门楼和长春桥的横云山庄、无锡古老的寺院广福寺等。而细细品味随处可见的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等遗存,也是游鼋头渚的一大乐趣。另外,若有时间还可去万浪桥看看,这里是观赏太湖落日的好地方。
鼋头渚的充山大门(正大门,景区东南部)可进可出,犊山大门(景区北部)只出不进,整个景区主要由鼋头渚半岛、太湖仙岛、中犊山组成。所有景点游览下来,大约需要一整天。对于大多数游客,一般推荐精华游法:游船码头-太湖仙岛-太湖佳绝处-横云山庄-鼋渚春涛-广福寺-鹿顶山。
2. 蠡园
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处的一个内湖,伸入蠡湖的蠡园是无锡的老牌公园,具有江南园林风格,以水景见长,细细窄窄的长提、小桥、长廊架于水上,到了3、4月份桃花盛开,6-9月荷花盛开,宛如一座水上花园。
1927年-1936年在原有蠡湖畔青祁八景基础上建蠡园,后几经扩建。相传春秋时范蠡、西施退隐太湖,即在这里泛舟,园内的建筑多以范蠡、西施为主题,来这一看爱情,二看精致。
进蠡园大门往左是假山群,先不去假山那玩,一圈逛出来时再去。走百花山房方向,向南到四季亭。四季亭指的是一方水塘的四条边上各有一个亭子,春亭旁种梅花,夏亭旁种夹竹桃,秋亭旁栽桂花,冬亭旁种腊梅。四季亭北边有块大草坪,在草坪上坐坐,和三四好友聊天,或者来顿野餐,十分惬意。
继续向南走,到蠡湖上的长堤“南堤春晓”。这里是春天赏花的好地方,堤上一排垂柳,柳枝随风摇摆,柳树间夹种着很多桃树,桃花品种很多,一棵桃树上还会开出不同颜色的桃花。还有梨花、樱花,吹落的花瓣铺在湖面上,好似一副花团锦簇的锡绣。南堤春晓的西南角有望湖亭“月波平眺”。
西施庄是蠡湖南边人工堆砌出来的小岛,沿着水边的石板路绕岛一周,沿路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多以范蠡、西施命名的景点。在陶朱公馆中图文介绍范蠡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退隐后经商的一生,商圣堂里有个超级大的算盘很好玩,算珠要用两只手用力拉才掰得动。西施园里布置着西施的绣坊、闺房、书斋,陈列着锡绣展品。岛上还有春秋戏台等景点。
坐船回到南堤春晓,往东北方向走,到千步长廊。这是蠡园的老建筑物,跨在蠡湖上,一侧是墙,另一侧临水,墙上80个镂空花窗图案各异,十分精美。千步长廊东边尽头有湖心亭“晴红烟绿”,与亭隔水相望的凝春塔红砖青瓦,小巧而色彩对比强烈,是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蠡园的东部区域,可以比较近地看见东边蠡湖公园的摩天轮,以蠡园为前景,摩天轮为背景,拍出的照片很文艺。
接着往西北走,到还是属于东部区域的春秋阁。楼阁有三层,是蠡园的高建筑,楼上设茶座,可一边喝茶,一边远眺蠡湖秀色。最后回到假山群,一大片太湖石堆叠而成各种奇峰,都以“云”字命名,如云窝、云脚、穿云等,其中归云峰是最高的,高12米。进入假山群,犹如进入迷宫,还可以爬到假山上玩。
蠡园与西边的鼋头渚离得较近,不少游客会把鼋头渚与蠡园安排在一天游览。
3. 崇安寺景区
崇安寺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是无锡最繁华的地带,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苏州观前街合为江南四大特色街区。这里汇集了许多餐厅和大商场,游客来此主要为了逛街、吃美食。
景区因过去曾坐落着崇安寺而得名,崇安寺有1600多年历史,但如今已不存在,只剩下周围热闹的商业区。如果想要品尝传统美食,可以去老字号餐厅王兴记、功德林、皇亭美食。若想要购物,可以去新世界百货、八佰伴、三阳百盛,还有新兴的商业街区保利广场、东方巴黎、汇金广场等。
如果逛累了,可以去公花园坐坐,这是中国最早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园之一,里面有方塘书院、池上草堂、绣衣拜石、草堂话旧、松崖挹翠、白水试泉、兰移听琴、樱丛鸟语等24景。
在无锡县图书馆旧址前有瞎子阿炳拉二胡的塑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便是他创作的,一旁还有需付费参观的阿炳故居。图书馆和阿炳塑像是崇安寺的地标,很多游客会与它们合影。
4. 南长街
南长街,无锡古街之一。曾经伴随着悠悠的古运河,延伸在一代代无锡人的心中。
现在的南长街,正以一种优雅独特、缤纷多彩的靓装和韵味,改变着自己,装扮着自己,融合在无锡人的慢生活中,变得更加漂亮、年轻、时尚。夜晚,步入南长街,顿时就融入到了一片华光倒影、灯红酒绿之中去了。
5. 清名桥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堆砌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东有石级46级,西有43级。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
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一立于清咸丰年间,介绍桥梁和更改桥名经过;一立于同治年间,介绍重建清名桥的始末。、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1983年在桥东西侧,发现清代石碑两方,一为邹一桂所书,乾隆三十一年立;一为同治九年九月立。
Day 2 锡惠公园——东林书院——薛家花园——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1. 锡惠公园
锡惠公园西边惠山脚下的名胜区是游客主要游览的景区,包含寄畅园、惠山寺、天下第二泉等著名景点。名胜区东边是映山湖,再东边是锡山,相传周秦时盛产锡矿,到了汉代锡被挖光了——无锡了,无锡的城名正来源于此。
10元钱的休闲区观光票指的是锡山区域,不含名胜区。若只去公园爬爬锡山不去名胜区的话,买10元钱的门票就行了。70元的全票既可以游览名胜区,也可以游览10元观光票所包含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买了10元门票,又突然想去名胜区,得再补张70元的全票。所以游玩之前,最好先想清楚自己要玩哪些地方。
锡惠公园共有五个大门。古华山门和秀璋门在公园北边,临着惠山古镇,两门相距挺近,秀璋门离映山湖更近些,去名胜区的话从古华山门进。锡山西大门(青山西门)、锡山中门、锡山东门(大桥东门)在公园的南边,去锡山从这三扇门进都可。其中西门进去有锡惠索道,注意索道是去隔壁惠山的,去锡山顶无索道,锡山也不高,才75米,爬爬很快就到顶。索道单程20元,往返35元,与公园联票100元(包含全票70元的游玩景点),运营时间8:00-16:30。另外,游乐园也在西门那边,带小孩要去游乐园玩的游客也可从西门进。
古华山门进去就是建于明嘉靖初年的寄畅园,保存完好,是无锡最著名的江南园林。巧妙地借景“二泉”(惠山泉)、惠山、锡山,引“二泉”水入园作水景,又可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园内池塘的景象。园内还有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御书的石匾额。
往南走,到始建于南北朝的惠山寺。寺中粱朝的龙眼泉、唐宋石经幢、唐代听松石床、宋代金莲桥、明洪武银杏、清御碑等都是真正的古迹。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即写于此处。
再往南,便是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二泉。唐朝《茶经》作者陆羽给天下泡茶的泉水排名,认为惠山泉的品质第二。这里共有上、中、下三池,到了夜晚,月亮倒映在池中,在这孕育出了瞎子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第二泉旁边有茶庄,一定要喝一杯第二泉泡的茶,再听听茶庄播放的《二泉映月》,十分惬意。
此外,名胜区还有二泉书院、华孝子祠等景点。全部游完后,还想去锡山,就往东走,过映山湖,然后爬台阶上锡山顶。山顶有建于明代的龙光塔,是无锡的地标之一,塔不能上,只能外面看看。最后下山到锡山中门入口的九龙壁看一看,虽然是新建的,但五颜六色的彩陶制成的浮雕,琉璃瓦顶,还挺漂亮的。锡山南边,西门入口处的游乐园则有碰碰车、迷你穿梭、摇头飞椅等游乐设施,需另外付费。
每年的春天,一般在4月份,这里会举办惠山民俗文化庙会。因为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八是惠山东岳大帝黄飞虎的生日,无锡城中有八座寺庙的“老爷”要到惠山来庆祝生日。届时能看到穿着古装的巡游队伍抬着“老爷”,穿过惠山古镇、锡惠公园,十分热闹。4月又是杜鹃开放的时候,锡惠公园有杜鹃展;到了秋天,还会有菊花展。
公园秀嶂门进门左侧,有一家土特产商店,出售的特色美食惠山油酥饼比较正宗。秀嶂门门口的一亩三分田吃苏式面很赞,红汤里加入芝麻,香喷喷的。惠山古镇上也有些餐馆,可尝尝无锡特色美食,无锡小笼、无锡排骨等。无锡菜的口味偏甜,可能外地游客会吃不惯。惠山古镇可与锡惠公园一并游览,有许多祠堂,还有中国泥人博物馆。在镇上的小商铺里买点无锡泥人自己留作纪念或送人,都是极好的。
2.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曾是明代东林党人讲学、议论国事的地方,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提出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喻户晓。书院闹中取静,游人不多,至今依然保持着书香气息和读书处该有的清静。
东林书院由北宋理学家杨时创建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顾宪成及其弟顾允成、高攀龙等人在原址上重新修复书院,明末东林党人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迫害,连着东林书院也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基本是后代陆续重建的。
书院的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中路是主体建筑群,景区大门开在中路的最南端,可按中-左-右的顺序游览。
穿过绿地中有精美砖雕的石牌坊,经过悬挂院旗用的旗杆石,走过泮池上的小桥,便来到了书院中路建筑前。由南到北依次参观原为东林书院内大门“仪门”的东林精舍,东林党人切磋讲学的丽泽堂,主厅依庸堂,供奉孔子的燕居庙,纪念替东林党说话而遭阉党迫害的欧阳东凤、曾樱、林宰的三公祠。其中,最负盛名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便挂在主厅依庸堂内,为作家廖沫沙于1982年手书。
接着从北到南游览西路。西北角是顾允成读书讲学处小辨斋,向南依次有高攀龙门人周彦文的书斋心鉴斋,临着一方池水供学者休息用的寻乐处,明代吴桂森(他是首位个人捐资重修东林书院的人)的书斋来复斋,书院讲学书斋之一晚翠山房。你也可以到东西长廊走走,看看一块块明清碑刻。
最后来到东路,再得草庐是高攀龙的侄子高世泰——清初东林书院的主持人所建,东边紧挨着的东林报功祠纪念对书院有过帮助的人,北边是时雨斋。再东边一点的道南祠是东路的重要建筑,明末阉党毁东林书院,道南祠却幸存,祠内祭祀书院创始人杨时及其弟子门人。南边的正心亭也比较有意思,亭顶悬挂“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等牌匾,彰显无锡在科举道路上的辉煌成就。整个书院的最东端是弓河,当地人常在河对岸钓鱼,河南有明代式样码头“观妙”。
值得一提的是,再得草庐现为“朗朗读书在东林”少儿国学班的活动场所,堂内摆放着一排排课桌课椅;三公祠则是古筝表演班的场所。每逢双休日游览东林书院,总能听到孩童们朗诵《论语》等儒家经典的声音,伴随着偶尔飘来的古筝曲,倒是应景地让人遥想起过去书院的学习氛围。
3. 薛家花园
薛家花园,又称薛福成故居、钦使第,位于无锡市中心区域,是清末思想家、外交家、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薛福成的豪宅,如今故居门额上仍有光绪帝亲题的蓝底金字“钦使第”。
推荐早上在薛家花园边上的熙盛源总店来一份无锡小笼当早点,然后信步到花园里坐坐,参观下故居,如此游览最闲适不过。
薛家花园的建筑中西合璧,中轴线上的前四进门厅、轿厅、正厅、后堂都是中式建筑,转盘楼、弹子楼和东部住宅却是西式的。其中正厅是整个宅第中最主要也是最豪华的一个厅堂,可以看到很多砖雕、木刻,还有飞金灯饰和朱漆彩绘的包袱锦都显示出它的气派。国内现存最大的转盘楼也令人印象深刻,高两层,呈“回”字型,中间是天井,转盘楼上目前开起了饭店。
薛家花园另有三个古典园林式的花园。东花园位于正厅东侧,里面有一座用湖石叠于水上的戏台,非常精致。后花园和西花园在主体建筑群的后面,后花园里有一幢具有宁波天一阁建筑遗风的传经楼;西花园最大,池水、假山、小桥、楼阁装点着花园,风景很好。
有意思的是,整座薛家花园是薛福成亲自设计的,采用双剖双排柱把超过规制的九开间变成了三个三开间,把转盘楼也分隔到规定的五开间,东花园里的戏台也是主人奇思妙想的设计之一,看来这位清末大官同样有当建筑家的天赋。
夏季、国庆节等时间,薛家花园有时会举办夜游活动,届时各个厅堂都亮了灯,在不同的厅堂里能看到不同的戏曲表演。
4.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
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仿古的水乡建筑和真正的老宅一起组成了街区,有可以参观的景点,也有酒吧、餐馆。这里夜景要比日景更美,粉墙黑瓦的宅子亮起了灯,一串串红灯笼倒映在运河里,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坐在游船上,从南禅寺码头到跨塘桥一段见到的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阳春巷商业区。从跨塘桥到清名桥是精华部分,被称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在右岸看到“运河古邑”的牌坊,就意味着进入由老房子改造的真正历史街区了,沿途可以发现许多临水的美人靠、小露台。
经过大公桥,在右岸有中国丝业博物馆,过清名桥,左岸是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再往前到水仙道院,看见“棠树留荫”牌坊,意味着街区到此为止。建议坐游船到水仙道院下,然后步行回南禅寺码头,沿途可以参观水仙道院、运河文化艺术馆、坎宫救熄会、中国丝业博物馆等景点,有兴致也可以拐到阳春巷逛逛。
Day 3 灵山胜境——灵山梵宫——龙头渚风景区
1. 灵山胜境
灵山胜境坐落于无锡太湖之滨,小灵山东麓,景区的主要景点有高88米的铜佛像——灵山大佛、华美的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此外还有精彩的表演九龙灌浴和灵山吉祥颂。你既可以来这观光旅游,也可以拜佛祈福,甚至进行禅修。
灵山胜境内景点主要沿着两路,进大门直走一路上的重要景点由南到北依次为九龙灌浴、佛手广场、祥符禅寺、灵山大佛;进大门右手一路上的重要景点为南边的五印坛城和北边的灵山梵宫。先玩直走的一路,再玩右路,按九龙灌浴-佛手广场-祥符禅寺-灵山大佛-灵山梵宫-五印坛城的顺序既可游览完景区的主要景点,其他一些牌坊、雕塑之类的小景点,在路上经过时都会看到。若不愿走路,可坐电瓶车,站点涵盖主要游览区域,25元,中途任意上下,无限次坐。
进大门过灵山大照壁后直奔九龙灌浴等候表演,表演时喷泉中央的铜莲花会打开,露出释迦牟尼刚出生时“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铜像,喷泉周围的九条龙一起喷出水柱为释迦牟尼沐浴,最后铜莲花再次合上。演出结束后喷泉周围八组凤凰雕像的口中会流出净水“八功德水”,可直接饮用,据说能带来吉祥平安,记得带上个空瓶子去接水。演出每天四场:10:00、11:30、14:45、16:45,每场约20分钟。
接着来到佛手广场,左侧的“天下第一掌”佛手铜像是按照灵山大佛右手1:1比例造的,让你近距离体会下灵山大佛到底有多大,光这只佛手就有三层楼高,手指的直径有1米,你可以“摸摸佛手,增福添寿”。右侧的百子戏弥勒铜像趣味盎然,一百个在弥勒佛身上嬉戏的顽童有的在叠罗汉,有的在拿小树枝捅弥勒的肚脐,更有调皮的竟然在撒尿,据说顽童们正在考验弥勒是否真的“大肚能容天下事”。
往北到祥符禅寺,小小的一座寺庙却是整个灵山胜境的发源地。相传唐僧觉得这里的风景像印度的灵鹫山,就把这叫“小灵山”,他的大弟子窥基任“小灵山刹”的第一任主持,到了北宋祥符年间,寺庙改名祥符禅寺,可惜近代被毁,现在看到的寺庙是改革开放后重建的。寺庙中立有一尊露天的和灵山大佛一模一样的缩小版铜佛像,在这一眼能看见缩小版灵山大佛和远处的原版灵山大佛,相映成趣。
接着到这一路最北端的灵山大佛,先要爬200多级台阶到佛脚下,台阶坡度舒缓,不会太累。要拍照的话在佛脚下的角度不是最好,在刚才祥符禅寺附近拍大佛全景是最好的。到了佛脚下所有游客都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抱佛脚求平安,不过佛实在太大,一个人只抱得住佛的一个脚指头。大佛底下的基座内则有佛教文化博览馆,介绍五方五佛(东方的灵山大佛,北方的云冈大佛,中原的龙门大佛,西方的乐山大佛,南方的香港天坛大佛),藏传、南传、汉传三大佛教的文化和故事。
然后转到东侧那一路的灵山梵宫,梵宫外形上有点像中欧建筑,看上去颇有异域风情;入内要穿鞋套(景区提供),里面可谓金碧辉煌,金的柱子,金的屋顶,东阳木雕、敦煌飞天彩塑、五彩琉璃……中国式的“珠宝”汇聚一堂,尤其要抬头看屋顶,一层层金光灿灿的雕塑,最顶上蓝色灯光打造的漫天星辰与周边金色佛国世界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大多数游客进梵宫后基本都保持仰头张嘴惊叹的姿势。
灵山梵宫内还有灵山吉祥颂表演可看,讲述释迦牟尼悟道的过程。看表演时也要注意下头顶,穹顶上1500盏一圈圈密密麻麻排列的莲花灯,会变幻不同的灯光色彩,像彩虹一样绚丽。演出时间:周一-周五四场10:35、11:30、14:00、16:00,周六-周日增设两场13:00、15:00,游客提前20分钟检票入场。节假日可能有变动,具体可关注官网。
最后到达红白相间的藏式寺庙五印坛城,坐落于一片湖水中央,隔湖向东眺望还能见到类似东南亚佛教(南传佛教)建筑的曼飞龙塔,风吹塔上风铃飘来悦耳的声音。五印坛城内收藏了来自雪域的唐卡、壁画等宝物。
灵山胜境内吃饭的地方有九龙灌浴北边,阿育王柱东面的灵山蔬食馆;灵山梵宫内也有吃饭的地方——梵宫餐饮,推荐三楼五观堂的净素自助餐,50元,用餐时间:10:30-14:30。此外,景区大门外有很多农家土菜馆,可以尝尝特色美食太湖三白,即银鱼、白鱼、白虾。
住宿在灵山胜境不是很有必要,如果你要禅修的话倒是可以去景区东侧的灵山精舍一住。木头家具、素淡的色彩,从酒店的布置到工作人员的服装无不与禅有关,配套有打坐、抄经等活动。酒店的价格小贵,至少400元起。
2. 灵山梵宫
灵山梵宫位于灵山胜境景区内,与灵山大佛比邻而立,是一座相当华美的佛教宫殿,内部有精美的装潢和展品,值得细看。当梵宫圣坛不举行会议时,每天还有如梦如幻的演出灵山吉祥颂,壮观震撼,不容错过。
灵山梵宫的外观以华藏塔风格为主,并融合了石窟与传统佛教建筑元素,大块的石板外墙上布满了精美的浮雕,五个金色尖顶非常大气。走进宫殿,殿内的东阳木雕、敦煌壁画、扬州漆器、景泰蓝须弥灯、寿山石雕、景德镇青花斗彩缸等艺术珍品让人目不暇接。宽敞的大厅四处金碧辉煌,你会看到人形的十二生肖金像,各个坐姿不同,神态逼真。来到中庭,精雕细琢的高大穹顶气派非凡,蓝色的顶端宛如苍天;前方梁柱上有不同形态的仙人雕像,仿佛就要飞出来一般。
穿过中庭走到底,可以看到一堵闪耀着奇光异彩的高墙,这就是梵宫的镇馆之宝“华藏世界”。墙面有100平方米大,由160块琉璃烧制而成,上面有浮雕,中间镶嵌着“一大四小”五座金佛,上方是一块木匾,写着“妙应无穷”四个金字,整个作品可谓耀眼夺目。
再到圣坛看看,这个宽敞的会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它斑斓的大穹顶,不断变化的灯光让人好似进入梦境一般。这里的灵山吉祥颂演出讲述释迦牟尼舍弃皇太子地位及奢侈的生活,出家学道,历经磨难后成佛的历程,你可以坐在蒲团坐垫上来观赏。
另外,在梵宫2楼还有一个珍宝馆,展示许多当代美术工艺大师的作品,包括玉雕、瓷器、绘画等,可以大饱眼福。在3楼的五观堂还可以品尝斋饭。
梵宫外面还有广场、香水海、曼飞龙塔、五印坛城等佛教景观建筑,可以细细观赏。
3. 龙头渚风景区
龙头渚是由大储山蜿蜒伸入太湖中形成的半岛,酷似巨龙伏卧在太湖碧波之中,故名龙头渚。度假区内的“七里堤”是马山讫今为止最好的景观大道。
景区有三大观赏龙头渚的景点。第一个是门口的龙门观景台,第二个就是望龙亭,第三个则在湖中,只有坐船才能真正领略到青龙卧波的气势。望龙亭是陆路观赏龙头渚的最佳处,远远望去,龙头犹如一条青龙伸入太湖湖心。
Day 4 唐城——三国城——水浒城
1. 唐城
位于无锡影视基地的唐城自建立以来,曾先后协拍了众多耳熟能详的电视电影,如《唐明皇》、《梅花三弄》。城内的唐街再现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发达景象,长110米,宽34米,由一组石牌坊、一座塔楼、一组坊门以及“钱庄”、“留连回香楼”、“自在逍遥阁”、“太白酒楼”等景点组成。
2. 三国城
三国城毗邻太湖,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84集电视剧《三国演义》而建的影视基地,景区建筑利用湖景,有火烧赤壁的水上战场、吴王宫等,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幕幕影视剧中的场景,运气好的话,还能碰到正在拍戏的剧组。
三国城隶属于中视无锡影视基地,是基地三大景区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水浒城、唐城。三国城在整个影视基地的最南边,进入三国城景区大门后,先顺大路往西走到底,再折向北,走“L”形的路线,按曹营-吴营-吴王宫的顺序游览景区即可。
景区的大门——三国城门楼,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设空城计的拍摄地。进门后右手边是刘备、关羽、张飞结义的桃园和三国人物雕像群。左手边为跑马场,《三英战吕布》是三国城的必看表演,几十匹训练有素的战马奔腾,场面宏大,马背上表演武打动作的演员身手极好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这些演员都参加过《新三国》的拍摄。演出免费,每天10:00和16:00各有一场。
往西走,经过中心广场的巨大汉鼎,就到了曹营水旱寨。《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都是在这里拍摄的。营地的陆地上立着三层高的曹操点将台,与太湖上的敌楼对峙,湖面上停泊着巨大的曹操楼船,临湖扶舷,依稀能感受到当年赤壁一战从此天下三分的惊心动魄!
走过竞技场、依山开辟而成的赤壁栈道、古城墙,就到达了最西端的吴营。这里有呈军帐造型的周瑜点将台,拍摄诸葛亮借东风的七星坛,无数根木桩搭成的九宫八卦阵。而在太湖边的吴营码头,可以坐古船游太湖,费用30元。
折而向北走,到白墙青瓦、具有江南特色的吴王宫,宫门前侧立的两座阙楼,是三国景点中最高的建筑物,气势非凡。吴王宫一带是拍摄刘备与吴联姻的主要场所。主殿贴着“喜”字,刘备与孙尚香喜结良缘便在此处。吴王宫的聚贤堂则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地方。
继续往北走,是吴王宫后花园。这里有刘备、孙尚香练剑习武的水榭,后宫底层是孙权的议事厅、书房及膳房,二楼是刘备招亲的洞房。后宫出来爬一段台阶,到边上山坡上的甘露寺,吴国太相亲、刘备、孙权劈石许愿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从甘露寺拾级而下,就到了三国城最北边的火烧赤壁特技场。池塘上列着耐高温的微缩水寨、船只模型,在这能看火烧赤壁特技表演,火烧起来,浓烟放出来,水花四溅,再配上战场喊杀声效,几乎以假乱真,向游客揭秘荧屏上火光冲天、烈焰翻腾的壮观场面都是怎么拍出来的。
其实三国城中的表演有很多,像聚贤堂还有舞乐表演。具体的节目和时间在门票背面有,门票背面还印着简略的景区地图。
三国城内到处有小商贩提供古装衣服租借、照相服务,几十元钱的样子。乱世英雄里想扮演谁,随便挑,当一下皇上也不错。还有古装美女,可以与她们合影,当然也是收费的。
火烧赤壁特技场南面有孙尚香酒家,可在此用餐,有无锡特色小笼、小馄饨,还有以三国典故命名菜肴的“三国宴”。跑马场旁边有三国精品店,出售刘、关、张、诸葛亮等三国人物的人偶、挂坠,精致可爱,可买作纪念。
三国城北边,与之紧邻的是水浒城,可购联票一并游览。
3. 水浒城
中央电视台为拍摄43集电视剧《水浒传》而兴建了水浒城,景区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大宋风情,上自皇宫相府,下至民宅草屋都可以在这里看到,一幕幕都是影视剧中熟悉的场景,要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碰上正在拍戏的剧组。
水浒城是中视无锡影视基地三大景区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三国城、唐城。三国城在整个影视基地的最南边,水浒城在它的北边,毗邻太湖,呈南北走向,分三大区域,南部是京城区,中间是州县区,北部是梁山区。景区有两个大门,南边的大门与三国城连通;正大门在偏北的位置,进入后是州县区。若你从三国城的方向过来,可按京城区-州县区-梁山区的路线顺路游览;若是把正大门作为起点,可按州县区-梁山区-京城区的路线游览。
从正大门进入景区,左手边是拍摄“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的张都监府,右手边的酒楼翠云楼后有特技场,每天11:15、14:00演出的《铁血丹心》是水浒城最精彩的表演,免费观看。演员们表演郭靖、黄蓉联手对阵铁掌帮帮主水上漂裘千仞的桥段,吊着钢丝在空中打斗,身手了得,配合烟水爆破等场景特效,你可以一探武打片拍摄的奥秘。
再往里走南边是拍摄“宋公明私放晁天王”的宋太公院、拍摄水浒里和衙门有关戏份的阳谷县衙;北边是宋代市井街道紫石街,在武大郎家真的可以买到烧饼吃,二楼的潘金莲闺房是游客争相拍照的地方,在王婆茶馆可以喝茶,还有拍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郑屠肉铺等景点。
向北走过快活林酒家,即到梁山区。水浒城利用太湖水在此仿建了梁山泊的梁山码头,山上则有第一关山寨门、第二关扭头门、第三关忠义堂等景点,在梁山区主要拍摄过“大破连环马”、“杨志、索超比武”、“林冲火拼王伦”。返回向南走,穿过写有“高唐州”的城门、演艺广场,到达京城区。
京城区靠东的一块是御道和金碧辉煌的宋代皇宫,“元宵夜闹东京”、“宋江受招安”都是在这里拍摄的,御道边有北宋京城第一大酒楼樊楼。靠西的一块北边是鲁智深出家为僧的大相国寺;中间是清明上河街,根据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至街市城门内外的布局建造,在街上可以看到一些民间手工艺铺子;南边是臭名昭彰的高俅府,拍摄过“林冲带刀私闯白虎堂”。
沿着景区西边的太湖,还零星地散布着茅屋组成的阮氏三兄弟住处石碣村、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等景点。
水浒城内提供古装衣服租借、照相服务的小商贩不少,你可以穿上古装当一回英雄好汉、皇上或是后宫妃嫔,然后照相留念,也过一把“演戏瘾”。
景区外有一些农家乐可以吃饭,价钱较贵;景区内的快活林酒家可以吃饭,也不用抱太高的期望值,建议自备些干粮。景区正大门进门右手边的翠仙楼有无锡泥人、酱排骨等当地特产出售。
一般游客会把水浒城和三国城放在一起游览,可购联票,比单买划算。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无锡的风俗民情哦
一、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年初一,这是传统节日中最大的一个节bai。春节也兼指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一段时间,俗称新年里。
年初一,每家晨起开门,放开门炮仗2响或3响,取开门大发之意。男女老幼却穿戴全新。小辈向长辈拜年,解放前行跪拜礼或鞠躬,年龄大的一般口头叫一声“拜年”,解放后通行叫一声“拜年”;长辈发给孩童红纸包压岁钱(有的预先在大除夕发给)。解放前,有些人家还在堂前挂有祖先神影(神影,或称神子,即神像画铀,在大除夕悬挂),家主率子弟依次瞻拜。早餐吃糕团,取团团圆圆、高高兴兴之意;也有吃面的,取长寿之意。中餐素食,或吃面,或吃饭,晚餐荤食,吃饭。米饭都是大除夕留下的“年夜饭”,意为有吃有剩,素菜有长梗菜(即青菜)、百叶炒菠莱和黄豆芽,象征长庚(长寿)、波波键键和称心如意。这一天,禁扫地,不倒垃圾,据说不让财气出门;上了年岁的人,上茶馆吃早茶,吃的是橄榄茶,称“元宝茶”,以取吉利;晚上忌点灯,父母哄骗孩童早睡,说是听老虫(老鼠)做亲,有的预先在枕头边暗藏几个红鸡蛋,让孩童明晨醒来摸到,信以为真。
春节期间,出门首次近见熟人,作揖道贺,口称“恭喜”、“新年好”、“拜年”。年初二起,亲友间互吃“年昼饭”(解放前要过年初五)。解放前,从年初一到年初四,街上商店不开门。年初五,俗称“路头生日”,各家要祭路头神,以祈求发财,叫做“接路头”,商店接路头尤为隆重,并争先取早于年初四下午或晚上祭祀,然后于年初五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有闹元宵和掉龙灯。年初一,村庄上大人小孩被锣打鼓取乐,称“闹元宵”,到处锣鼓声喧。掉龙灯是由一个村庄20人左右的青壮年组成一个龙灯队,扎条龙灯,到邻近村镇去掉,算是“压邪”,祈求人口太平、五谷丰登,故有“太平龙灯”之称。一般从年初二掉到年初五为止,掉一次龙灯所募集到的钱大多用于举办本地公益事业。洛社地区解放前的龙灯,有洛社上塘的小龙,中陶巷的青龙,大树庵(花渡)的鸡毛龙,吴巷(花镀)的青龙,浒泗桥的青龙,南蒋巷(徐贵桥)的黄龙,杭水渠(徐贵桥)的黄龙,小徐巷(正明)的青龙,彭村(双庙)的黄龙等。大树庵的鸡毛龙已于1986年恢复,更名为风羽龙,并参加首届“洛社之春艺术节”表演。
春节的习俗在演变,解放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礼节、习惯逐渐废止(如跪拜,祭神、禁忌等)。由于人民生活日益改善,走亲访友的风气更盛,几乎每家却请吃“年昼饭”,主人都以丰盛的酒肴殷勤待客。春节因物资充足,各行各业又休假欢度节日,比较空闲,人们举办喜事一般已集中在春节期间,成了新兴的习俗。
二、元 宵
正月十五(正月半)为元宵节,俗称灯节。早晨吃熯糕(煎年糕),考究的吃荠菜熯糕。从早到晚人们破锣打鼓“闹元宵”。有句歌谣,“五月半,龙灯、马灯齐来看。”这说明掉龙灯、马灯是灯节的主要活动,日夜都掉。解放前,杭水渠的龙灯和花渡吴巷、葛巷的马灯于元宵节晚上都曾到洛社镇上去掉,并到店家穿堂,店家赏给红纸包。上塘的大寺场(开利寺门前)和下塘西沿河的聋坊场(今无锡县通用机械厂所在地),均为聚观掉演的场地。杭水渠的一条龙灯是 “打柴龙灯”,共9节,每节竹柄上用竹篾扎成长方形的龙骨,中空,形如打柴榔头,掉夜龙时里面装上蜡烛,掉起来宛如火龙飞舞,颇为壮观。
三、清 明
清明,在公历4月5日前后,即从隔年均冬至起共106天。清早,家家折杨柳枝条,插上门桶,叫做“催燕”,儿童嬉戏,将杨柳技条的皮剥开,捋成杨球,取其谐音,叫做“娘舅”。清明时节,人们结伴而行到郊外,欣货田园风光,称为“踏青”,现已发展为春游活动,到外地游览名胜。春节以后,到清明为止,本地原有放风筝的活动(清明,田里麦苗已长起来,放风筝停止,以免踏坏麦苗)。风等俗名鹞子,有蜈蚣鹞、蝴蝶鹞、八角鹞等,还有儿童放的瓦爿鹤。民国时期,叶巷村上的放风等是有名的。村人制作了三、四面大的风等,在晚上,用长长的麻绳拉着,趁着风势把它们驮起来放,绳上系着几十盏灯笼,带上夜空,似串成星斗,这叫做“鹞灯”,煞是好看。
解放前,清明和冬至,同姓宗族有祠堂(祭祀祖先的场所)的都要祭祀祖先,以示慎终追远。凡年满16岁的男丁都到祠堂内,由族长(俗称老长辈)、房长带领祭奠。祭祀礼毕,合族宴饮,叫做“吃清朋”、“吃冬至”,统称吃公堂。然后议事:清帐理财,整顿族规,谓解家庭纠纷(如夫妻不和、兄弟分家、忤逆不孝等)。各家在清明节或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要扫墓,人们携酒馔、香烛至祖坟祭拜,同时飘红、白、黄、绿彩纸,叫做“飘白纸”。有些客居异乡的游子,也要特地赶回扫墓,以表孝心。有的人家还对祖坟整修,植树培土。解放后,扫墓增添了新的内容。清明到来,机关、学校及群众团体开展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以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般前往无锡市革命烈士凌园(在惠山),敬献花圈凭吊,瞻仰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
四、立 夏
立夏,在公历5月6日前后。这天能尝到三鲜,有“立夏见三鲜”的谚语,主要指苋莱、蚕豆、蒜苗。解放前,有称人的习俗。午后,村前树上挂着一杆大秤,男女老少都去称体重。也有在家中称的。洛杜开利寺前的石牌楼,曾是立夏称人悬挂大秤之处。立夏称人有个传说:
三国魏蜀吴棺继灭亡,晋朗开国之君司马炎(晋武帝)统一中国。当时在南方边疆,曾被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的孟获,闻知蜀汉后主刘阿斗(即刘禅)被幽禁在都城洛阳,他为了报答诸葛亮的宽容之恩,就请求司马炎在生活上优待阿斗,并在每年立夏这一天,特地前往洛阳,亲自给阿斗称体重,若钵重减轻,他就要起来反晋。可叹亡国昏君刘阿斗竟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话来。
五、端 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俗称端午节。家家门上插菖蒲剑(即菖蒲叶,俗称蒲郎,削剑形),孩童手上系菖蒲根做的葫芦,都有驱瘟逐疫的作用。
早晨吃棕子,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泊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旧有“瑞阳勿吃棕,死则呒人送”的谚语。在隔日下午,家家户户就忙着裹棕子,品种有米棕、赤豆棕、豌豆棕、豆瓣棕;家境好的还裹火腿棕、鲜内棕。式样有小脚棕、菱角棕、三角棕。午餐,饮雄黄酒,并喷洒墙角、床下,可祛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菜肴有黄鱼、黄鳞烧肉两样传统菜。大人用手指蘸雄黄酒给孩童额上写个 “王”字,以示压邪。有的还在脚背上写“王”字,防蛇虫百脚(蜈蚣)咬。午后,室内烟熏蓬艾(俗称煤蓬头),以消毒杀蚊。解放后,插菖蒲剑、饮雄黄酒、烟熏蓬艾等习俗已废止。
六、夏 至
夏至,在公历6月22日前后。中午吃馄饨。
七、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多数人家在这天或超前儿天要祭祖,谓之“过七月半”,祭品中有西瓜、茄饼(用茄子做馅的米粉饼)。有些人家还请亲戚吃昼饭,亲戚离去时送些茄饼,有句歌谣:“七月半,做了茄饼送亲眷。”解放后,这一习俗基本废止。
八、七月三十
农历七月三十晚上,人们都要点燃棒香及蜡烛,插在家门前的阶石间和场地上,谓之“插棒香”。棒香,是用细的竹梗或木梗做芯子的一种香。插棒香的风俗有两种说法。一说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菩萨诞辰,焚香燃烛插于地上,是“插地藏香”,带有迷信色彩。另一说,也是比较流行的说法,称插棒香为“插狗屎香”,这有个由来:
元末张士诚举兵起义,据姑苏称吴王,深得民心,后被朱元璋击败,城破被俘而死,时为七月三十日。百姓为感激他的功德,于是每年在他死期的晚上,用焚烧棒香的方式来纪念他。因张士诚小名“九四”,特取名为“九思香”,又恐怕触犯明王朝,就托名“狗屎香”
插棒香这一风俗,解放前在本地盛行,似乎成为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上,村村庄庄,男女老少,都不约而同地手捧点燃的棒香,一炷炷地插到家门前的地上,这时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星火点点,光彩闪耀,宛如一条条火龙,煞是壮观!爱玩的大孩子,还在场中心把棒香插成正方、长方、圆圈、多角等图形;有的把一炷炷棒香遍插在几个大南瓜上面,安放在春凳上,好象一盏盏彩灯。
九、中 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这天要吃糖芋头(早晨吃)、麦饼(家家户户在当天下午做)和月饼。有句歌谣:”八月半,糖烧芋头吃吃看。“也有说”八月半,做了麦饼锅里熯"。
晚上,各家团聚欢宴。解放前,洛社镇上一些店家还于门前或天井中烧斗香(用线香编成升箩形的香斗,中放檀香、末香,插上线香)斋月。中秋月明之夜,有些居民往往约三五友好,出门散步,连走大小3座桥(如洛社大桥、南小桥、北小桥),别有雅趣,谓之“走三桥”。
十、重 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按照古代的说法,九为阳数,九月初九,因日月均属阳数,故称重阳,也称重九。
登高与吃糕是重阳节的两个习俗。重阳登高的由来是:
东汉时侯,有个桓景,跟随方士(指通晓追道术的人)费长房学道。一次,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你家将有灾疫,应急令家中人缝制纬(深红色)囊,盛放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这里指它的果实),每人结在臂上,登高饮菊花酒,此灾可避。”桓景依费长房所嘱,到了九月九日,全家登山。晚上回家,果见鸡犬暴死,而人免于灾。
本地因无山可登,故重阳无登高之举。惟解放后兴秋游活动,也有人于重阳节去惠山登高眺览的。吃重阳糕,解放前较盛行,“校”和“高”谐音,寓登高避灾之意。
十一、冬 至
冬至,在公历12月22日前后。先一日晚叫做冬至夜,有“先有冬至夜,慢有冬至朝”的谚语。人们重视吃冬至夜饭,旧时还有“有末冬至夜,呒末冻一夜”的谚语,意为有钱、人家吃冬至夜饭,无钱人家只得挨饿受冻。解放前,冬至和清明一样,同姓宗族有祠堂的都要祭祖(见前“清明”记述)。
十二、腊 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中午,吃腊八粥,粥里有八样食物,各家大同小异,一般用青菜、黄豆、赤豆、蚕豆(发芽豆)、油豆腐、百叶、芋头、山芋合煮而成;考究的有枣子、莲心、白果等物。
十三、除 夕(包括除夕前)
除夕为农历一岁之最后一天(大月为十二月三十,小月为十二月廿九),俗称大年夜。其前一日称小除夕(相对而言,除夕亦称大除夕),俗称小年夜。从农历十二月中旬起到除夕,人们忙于送旧岁、迎新春的过年活动,分述如下:
(一)掸檐尘
俗说“若要发,掸十八”,“十七、十八,越掸越发”。家家户户都要在农历十二月十七、十八这两天内,束扎稻草帚系在长竹竿上,掸除四壁、屋枯的灰尘,并用秆稞或竹筏通灶间烟囱,谓之“掸檐尘”。实际上这是进行一次大扫除,准备干干净净迎新年。
(二)送灶
农历十二月廿四,据说是灶神(俗称灶家菩萨)上天的日期,傍晚,各家做脚跟团子(团子半个白,半个黄,成椭圆形),送灶神上天,并在神龛上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析求灶神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时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以保合家平安、到了正月半再接灶,迎接灶神下界。此风现末绝迹。
(三)蒸糕做团子等
十二月廿四送灶后,蒸糕做团子。事先“牵淘磨”(即淘米后用人力牵石磨磨粉),邻居互助协作。现在牵淘磨已发展为用钢磨机械轧粉(各村都有粮饲加工厂),节省了不少人力。条件好的人家杀猪宰禽,有的还在十二月初就酿了年酒,有的村上车水干河,捉鱼、分鱼。家家采办年货,市场繁荣、热闹,一派过年景象。
(四)祭记
敬神祭祖,俗称过年,早者在十二月廿六、廿七左右举行,晚者在大小年夜举行。解放前,过年比较隆重,先祭天地,后祭祖先,祭把过程俗称祝饷。祭祀时,燃香点烛,敬酒接羹饭,供鱼肉荤素(有荤汤萝卜)和年糕年团子等,全家行跪拜礼。解放后,禁祀过年曾大为城少,近年来又逐步恢复,但禁礼已简化,许多人家仅祭祖先。
(五)画弓箭、贴春联
到了除夕傍晚,家家要画弓箭、贴春联。画弓箭,是用草帚蘸石灰水在门前场上画张弓射箭的图形(有的把箭头画成戟头),以示镇邪。有些人家画在大门、后门内外场地,并在场上书写“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秦民安”等吉利话。抗战前,曾有人家画飞机、大炮的。此俗解放后已废止。春联,解放前称门对(包括大门对、二重门对、房门对等,一般指大门对),贴春联是喜迎新春。解放前的传统联语有“运转三阳泰,时来万事通”(通用);“种田千倍利,养蚕十分财”(用于农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用于经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用于读书人家)之类。解放后,春联的内容大为革新,并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变化,同时不拘泥于平仄。例如:“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解放初期较为普遍);“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60、70年代较为普遍);“九州生气逢春旺,四化新潮逐日高”(1978年以来,下同),"万众一心创大业,五讲四美立新风”;“春回大地喜盈门,国展宏图民致富”。
(六)吃年夜饭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有些人家趁这天祭祖之后吃年夜饭),酒肴丰盛,在外地工作的也都赶回家,探亲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寄母家还要请寄子(在开始三年内)吃年夜饭。
解放前,一到农历十二月下旬,便有人到附近村庄喊火烛:“寒冬腊月,火烛小心,水缸挑挑满,柴仓掳掳清。”同时提防盗贼,兼喊:“前门撑撑,后门闩闩。”到了除夕,就挨户索取年夜饭米或年糕年团子。现在有的村在除夕前还有人喊火烛,由村委给予报酬。
(七)守岁
吃过年夜饭,家庭主妇炒长生果(花生)、南爪子,准备年初一的食物和穿的新衣。一切事毕,全家团坐,吃茶和瓜子、长生果等,谈天说地,直到深夜,叫做“守岁”。睡觉前,放关门炮仗2响或3响。1980年以后,有电视机的人家逐渐增多,除夕之夜全家在荧屏前欣赏春节文艺联欢节目。
解放前,穷人欠租、负债,过年如过关,故称年底为年关。有句歌谣:“十二月半,拔掉锅子剩个烟囱管。”这就是形容诸债毕集的穷人一贫如洗。他们还不起债,往往在除夕这一天外出躲避,到年初一才敢回家(按规矩,债主不得在年初一索债)。这种现象解放后已绝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