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万物生灵读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作者: 说dian什么好呢 | 来源:发表于2017-04-16 21:48 被阅读61次

          在读这本书之前是先读了龙应台的《目送》,《目送》龙应台讲述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造成了很多“台湾”人和自己亲人再也没有见过一面。从此我对台湾作家以及台湾在1949年以后的历史尤其关注。记得之前不知道是席慕蓉还是龙应台讲述了一个我至今挺震撼的事:说是一个小孩去金门买盐,但是自此就是50年不能回到家乡了;还有一个印象挺深的,是在看CCTV的一个纪录片《牡丹》,里面牡丹飘扬过海到了台湾,有个老者前去观看,他说在他小时候,他的老家牡丹比这个还大,然后他就在镜头面前大声的哭了起来,他从参加抗战开始以后,就在也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我看完这段视频,眼泪也止不住的流了下来,那种不能见到亲人的悲痛不知道为什么令人这么感同身受。好了,有点偏题,下面开始说说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感受。

    全说共有36封信,里面记录了安德烈和龙应台关于一些问题的深入思考。看完我觉得安德烈作为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竟然对很多问题都有很深入的思考,同时我也觉得龙应台在很多问题的思考我要看很多遍才能懂,还有读者的来信,也让我对他们的讨论的很多问题有了多元的认识。

    那做儿女的,往往自己已是三四十岁的人了,跟父母无法沟通;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

    十八岁那一年

    这封信讲了龙应台在18岁那年过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里面她提到了一种观点:她在台南乡下的人和事,以最原始的最真实的面貌存在她的心里,使她清醒,仿佛是锚,牢牢的锁住她的价值: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督导这里我不禁开始反思我在读完大学以后进入大城市以后对待那个落后的家乡小镇印象:工厂遍地,到处灰尘密布,拉煤车每次一过,天就跟黑了一样,什么都没有。这不仅使我更加坚定了我要离开它的脚步。可是我却从来想过故乡的人带给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两种道德

    这里面提到了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

    关于什么是积极的道德,什么是消极的道德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所有我也不说我的理解了。但是中间他们的讨论让我想起了我在大学时候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大学有的院系的同学得了一种白血病,没有钱治病,然后在学校募捐,当时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不去捐款,我当时挺莫名其妙,凭什么我要给她捐款,我的父母辛辛苦苦挣钱让我上大学,我干嘛要去拿钱给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现在想想那时候想法多么狭隘,多么偏激,尤其是在看了安德烈和龙应台的对话以后。

    有没有时间革命?

    这篇文章的内容我倒印象不深刻,深刻的是龙应台在这封信用了她的小儿子菲利普在学校的一个例子来讲,然后在信的末尾有了这么一个PS:

    又:我去征求菲利普的同意写这个故事,他竟然很正经的说,他要抽取稿费的百分之五。这家伙,很“资本主义”了。

    是不是很可爱的一个小家伙

    对玫瑰花的反抗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拥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独立宣言

    这段话摘自给龙应台的一封信里,里面我断章取义的摘取了,中国有一部分父母在子女婚姻方面何尝不是这样的感觉:在他们觉得你不能恋爱的时候,你恋爱了,那是对不起父母的培养,让父母丢人。在你该事业发展的年纪了,他们说认为你该结婚了,然后就开始对你的对象问题狂轰滥炸,他们认为你不结婚是不孝,让他们觉得丢人。有时候,想想中国人的面子真是比天大,每个人,不管农村人还是城里人都活在别的给的面子里面,活在一种非常愚昧的道德氛围中。

    我们不能霸道或无知的以为

    我们有权决定孩子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时段

    我们要事业,要让自己发光发亮的时候

    就希望他们离远一点,或者干脆离他们远一点

    我们打拼累了,烦了

    就要求他们回到身边,承欢膝下

    后记

    这本书就这样匆匆看完了,里面的内容很单薄,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看这本留下的几处印象深刻的地方,所以就记录下来,并没有对里面每一篇去分析作者怎么想的什么什么的。但是这样的书我不会就看一遍,当有机会我会再读一遍,相信那时的我一定会有不同于这次的感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oza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