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歌,一童跳入白光中。”《松风阁诗抄》中记载的这首诗形象的反映了跳绳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在民间广为流传。追溯这项运动的起源,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唐宋明清均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
为什么能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我想了一下这项运动占地不大,器材简单,动作易学,老少皆宜,最主要的是对身体有好处。
一能增加免疫力。跳绳可以增加人体的免疫力,让身体对外界的环境不再那么敏感,不再那么容易生病感冒,机体的恢复也会比较快些。
二能夯实肌肉群。跳绳首先就是一项运动,对全身整体都有个提拉锻炼的作用,能够让肌肉得到进一步的拉伸。
三能培养手脑协调性。跳绳需要我们双手也摇动起来,并且同时要注意脚步不踩到绳子,这就是培养手脑协调性的良好方式之一。
四能瘦腿瘦身。跳绳瘦腿瘦身的功效是很显著的,因为我们在跳绳的过程中,一直需要使用双腿上下弹动,自然而然能够起到瘦下半身的效果。
五能增加心肺能力。跳绳对心肺耐受力的锻炼还是有一定成效的,跳绳需要集中注意力,也需要全身都发力,很容易就会出汗,呼吸喘息,这些都是增加心肺能力的前提。
既然好处多多,肯定会成为百年老校的传统保留科目,辉煌的唐朝兴起的运动,我们理应继承发扬。10月份,南实小开展了体育节系列比赛活动,刚入校的小学弟学妹们当仁不让的包揽了该项目。在备战比赛的日子里,家中“莘莘学子”泽林小同学抱着贵在参与的态度,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早上上学之前跳两动,课间班空跳两动,放学路上跳两动,写完作业跳两动,体育课上一直跳,凭借这种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众星之中闯出预赛,将自己的平庸之资硬生生推进了决赛。决赛在校园操场如期举行,一年级8个班的跳绳高手同台竞技,比体能、比技巧、比耐力、比心理、比作风、比临场发挥能力,每名同学都发挥了自己应有的水平,赛出了友谊、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强国少年应有的精神风貌。
就在这篇文章出炉的同时,短道速滑世界杯盐湖城站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武大靖以39秒505夺冠,这个成绩打破了他在今年平昌冬奥会两度刷新的世界纪录。在武大靖之前,短道速滑男子500米的世界纪录已尘封近6年之久。500米是短道速滑距离最短的一个项目,竞争相当激烈,被视为“冰上百米”大战,世界纪录每提升一点都非常困难。即便这样,武大靖今年已三次改写500米世界纪录。
体育从来都是国力的具体体现。从弱淸时期的“东亚病夫”、刘长春师徒单枪匹马参加奥运、符保卢复赛现场借器材,到许海峰“百步穿杨夺金牌”、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金牌榜第四、女排五连冠、北京亚运会、奥运会的承办,“厚积薄发”的中国正以崭新的面貌带领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太祖曾号召我们:要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绳索虽小,承载的却是泱泱大国的体育强国梦。旭日一样的少年,脚踏在强大祖国的土地上,挥动双手,跳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