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刷手机刷的很厉害,可要说在干什么,其实什么也没干,就是碎片时间一直在看公众号,像偏执狂一样每天把关注所有公众号的更新内容全部都看一遍,其实看完没过多久,看过的内容就忘光了,每天看了这么多内容,却什么都没留下。这样几个月下来,一无所获。
就像听书一样,听书的书目是随机的,并不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但既然APP有更新,也就去听听,就当增长见识。听了以为自己懂了,可懂的都是别人领悟出来的东西,而不是靠自己去想清楚的东西,缺乏复听和反思,听了也就过了,听的东西很快又都还回去了。
报着想提升自我的心态,觉得自己是在努力和自律,是在做自我提升,但现在回头看看,却发现自己收获甚少,付出的时间比例和实际的收获是不成正比的。
如果没有成效和收获,这样耗去的时间,就是没有价值的时间,看似在学习,看似在努力,其实是虚假努力和学习,是在自欺欺人。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有效果和有价值的学习?
回想下什么时候看公众号对我而言是最有用的,应该是有目的的去看和大量去研究同一类型的内容时。比如说刚生娃时,看母乳喂养大本营和小土大橙子,一个全是母乳喂养方面的知识,一个全是关于孩子失眠方面的知识,权威的有优质内容的公众号,在某些紧急的时候,真的是比书本还能起到帮助作用。
它的内容更简单更落地,更丰富更全面,还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其他宝妈们自己的操作案例,一篇一篇的文章翻过去去,一个一个问题的有目的的去学习,再做实践,特别的实用。我就是靠着这两个公众号熬过了最初最难熬的时光,学习,思考,再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那些难解决的养育问题都找到了解决的方法,帮助我在最初给娃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打下了好的基础。
现在想来,这样的大量的,有目的,集中式的,结合实践的学习方法,才是真正有成效的学习方法。
比起大量的宽泛的浏览所有的信息,恨不得把那些最新信息都装进脑子里,天天追热点,深怕自己错过什么,还不如沉下心来,先去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所以,现在我得再做一次断舍离,断掉那些和我现在的努力方向不一样的公众号,去学习那些真正有优质内容的公众号。
另外,就算是这些和我学习内容相关的公众号的文章,我也不该是每天都去看,而是应该积累一段时间,再一起去看,这样的集中学习,反而效果更好。
当然,这样的知识来源,只是源自他人的思考和输出,真正要变成自己的,还是得沉下心来,去看书。
突然想起108的晨读私塾,虽然前两期我没参加,我也很遗憾自己前两期没有参加。用两个星期的时间用心看完一本书的收获绝对远远大于在两个星期的碎片时间无目的的浏览公众号的收获。
同样是学习,同样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为什么不选择更有效果对自己更有帮助的学习方式呢?
借由这个关于看公众号和听书的思考,我又想到了关于自律营的种种。
自律和学习这件事一样,也是要用对方法的,选择好方向的。
我为什么要自律,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美好的人生,让家人拥有更高品质的人生,是想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让自己发挥更大的价值。
可这段时间,我走了弯路。为了自律,为了更高质量地完成行动日志,我舍弃了很多陪伴孩子的时间,把在家的两三个小时都贡献给了行动日志。
那我自律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强大。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生活吗?那于孩子而言,什么是他觉得最好的生活,就是妈妈充满爱意的陪伴啊!
所以如果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来自律,我首先应该做的是提高陪娃的质量,给到娃更好的陪伴,把带娃变成一件乐事趣事,甚至是一件超级大事,去钻研,去设计,去研究,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和娃一起消磨时光。那样只能叫在一个空间里,而不是陪伴。所以,我自律的一部分,应该体现在陪娃的质量上。
不是说所有的自律就得是早起,看书,锻炼,学习,如果没有做到这些就是不自律了。
如果是要做到这些才是自律的话,那在108里,我是没做到的。包括以后离开了108,我觉得自己还是做不到的。
这可能是有些人离开的原因吧,在这场自律里,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因为那种意义的自律,他们做不到。
所以,于我而言的自律,到底是什么?离开了108,我是否还能坚持下来自己的这种自律?
在108里,我的自律是我记录下了很多陪娃的时光,这是以前我从来不曾做的;我的自律是写了很多的绘本推荐,这是以前的我想做没做到的;我的自律是记录了很多的时间安排,对于时间更有敏感度,这是以前的我不会去做的;我的自律是锻炼自己的文笔,特地去雕琢文字,这是以前的我很久没有再做的;我的自律是静下心来去做思考,这是以前的我应该做没有做的……
所以这些都是我的自律,虽然没有早起,没有看书,没有学习,没有锻炼,但我在变化。
这是我给自己定义的关于我的自律。有想做好的心,慢慢在改变,也许慢一点,也许偶尔会迷惑,也许有时会茫然,但默默在自己想走的路上坚定的走,只要走下去,就是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