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秋,连绵几天的大雨后气候如冬天一般寒冷,衣服多添上几件,手脚也冻得冰凉。走进林中,冷气呼呼的冒着,却没有呼出像冬天一般的小烟雾。林间深处有两个方向,像是十字路口儿,我平常向右走,右边是混着荷花香的淡墨竹林。而左边我近日第一次去过,这里有一条红色的石土坡,一直走上去,就会发现竹子的不同了。
前边的竹都是细小如舟一般的,后面的竹却如粽叶一般大。若说这也是如木舟一般的竹,那也可能是一艘巨大的舟了。这独木舟大可包进去一个粽子,叶边也没有翘起,叶片是深绿色的,带有一股竹独有的清香,五个叶瓣儿凑得很紧密。竹不高,是低矮的,如一个人一般高,竹很粗,底部的一节比较短。
再往红土坡上走,坡开始越发的陡了,走几步就开始哈气,可这一吸一呼之间都是寒冷的,只让人吸冷风进去。走到坡顶,这时,一座红亭映入眼帘。这小红亭是四根红桩简易组成的,最俏皮的是那红亭瓦房顶上边角处的小麒麟,这小麒麟头上还顶着颗珠子,珠子有些锈了,但依旧不妨碍这小麒麟将要跃下亭的感触。小亭间的人横握着竹笛站立着,吹奏着一首《女儿情》,这不禁让我想起几个月前,在琴键之间穿梭的美妙曲子。
曾经因父亲喜欢这首曲,我便开始学习,爱上了这首《女儿情》,虽然最后唐僧依旧是走了,可这段传奇却是一段凄美的故事。女儿国国王的美丽早已在琴键之间流露无遗,竹笛声声瑟瑟,显出了女人的柔情与她对唐僧的爱慕。那声声清脆又正直的音色,总是刚正不阿的,正如它带来的一切情感亦是如此,这竹笛也同这刚正生长的竹子完美契合在一起。
中国的乐器是自然之间的产物,所及的一切都是同植物联系,同着自然中那些美好景物息息相关,而发出的音色,也正如自然中那风声、雨声、窸窸窣窣的落叶声一般的美妙入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