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之间……
江前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工行长江路城市信用社位于古铜都步行街,楼上楼下两层。一层对外金融服务;二层有两间职工宿舍,每间约20平方米左右。当时我借住了其中一间,用大衣柜及布帘一隔,就成了我的一室一厅的婚房。
哦,既是陋室,也是蜗居,更是我人生中无法忘怀且直到永远的美好,没有之一!
婚期临近时,有电大陈姓同学组了一个小团,上门向我道喜。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更何况有红包随行!
由于银行工作的原因,对于结婚请帖,我们一般戏称为“同城托收无承付”—见单付款。至于金额是多少,主要取决于其与婚者的关系和自身的经济能力及祝愿度?
我的见单付款的贴子还未发出,陈姓等电大同学竟然闻风而动联袂逆行。单说这种勇于担当和似火热情,我就很是感激,只差涕零!于是,宾主相见甚欢。
他们大气磅礴义正辞严地劝导道:“一点心意,请笑纳!”我则坚决无比刚正不阿地推辞道:“人来了就很给面子了,还包什么钱!”
噢,礼数不可废。这,你们懂的!
一番拉拉扯扯,我终是水到渠成地欣然接受了“红包”之祝福,宾主也尽释前“嫌”,会心地相视一笑!
其实,在中国,百姓之间的人情自古至今不曾间断,而且讲究礼尚往来。你投桃,我报李。当然,若多金又有什么其他想法时,也是可以投瓜报玉的。
相见甚欢相视一笑后,街灯初上,我力邀这些同学到附近的小饭店共进晚餐。宾主之间的盛情厚意借着酒劲,在那乍暖还寒的季节,更呈现出格外的温暧/和煦……
春秋时,郑国的公子姬宋每食指动时,必尝美味。而我们酒后手痒痒时,则砌长城。异曲同工,古为今用?
折返我的所谓小客厅,我用白色瓷杯泡上苍绿色的太平猴魁茶,又打开了新买的双卡录音机……
顿时,“笑声歌声码牌声 声声入耳”,一派其乐融融喜气洋洋的景象……
于我乐极生悲的是,一夜下来,我不仅将他们包给我的份子钱悉数归还,还搭上了自己袋中的若干银子……
在我那喜乐而又紧巴巴的日子里,居然还被他们洗劫一把,真是欲哭无泪啊。唉,技不如人,也就怨不得人了,只好自言自语自我安慰道:“破财消灾。”
可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帮家伙哪是来给我送红包的,明明就是来抢钱的啊!还美其名曰:“沾沾喜气!”
二层楼上,透过玻璃窗子,悻悻然目送这帮坏蛋乐呵呵扬长而去的背影,我真的是气不打一处来。只为念及同学日后还要相见的情份,没好意思破口大骂!
其时,启明星高挂东南角,天微亮,家中的录音机正没心没肺地循环播放到齐秦的歌曲《北方的狼》,凄厉掠过应景不过的是“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那句词……
啼笑皆非时,我被迫想起诗人徐志摩的一句话,“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呵呵……
一晃,又一个“而立之年”过去了,“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而奇葩往事中,我的那些爱恨交加的损友们在看到这篇文章时,会有怎样的唏嘘呢?
但有一点,我坚/确信,他们若不笑嘻嘻地赶紧跳出来点赞,夜深人静时,良心会痛的!哈哈……
2020年10月15日
网友评论